2)第41章 审案小窍门,张氏吐真言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子年龄不大,心眼倒是比谁都多。

  作为主审和监察官,没有证据,确实不能指认任何人。

  “那……那接下来该如何审?”

  苏安世甚是无奈。

  从张氏的嘴里根本就问不出别的东西,且对方的哭,简直就是个大杀招。

  “二位,俯耳过来!”苏良将自己的想法讲给了二人。

  说完后。

  苏安世的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似的。

  “不行不行,我等作为朝廷官员、又主理刑案,怎么能用如此歪招!”

  而一旁的王昭明却是眼前一亮。

  “我认为可行,此案有别于其他,若无法还欧阳学士清白,即使查无实证,欧阳学士也将身败名裂。”

  “对,只要结果正确,没人在乎过程的。”苏良说道。

  苏安世是个很好的审判官。

  就是太正了。

  办案手段也太正了!

  若一直这样循规蹈矩,此案大概率查到最后还是不清不楚,最后皇帝赵祯和稀泥,欧阳修黯然离开朝堂。

  苏良可不希望出现这样的结果。

  若欧阳修是清白的,他便一定要保下欧阳修。

  苏安世想了想,犹豫了片刻后,才不得已点了点头。

  ……

  入夜,牢狱内。

  一名狱卒推着餐车来到张氏面前,开始为其打饭。

  待张氏来到跟前后,狱卒半掩着嘴巴,轻声道:“官人说了,你做得不错,只要不松口,答应你的事情就一定会兑现!”

  张氏听完后,微微点了点头。

  这个狱卒自然是苏良派去的。

  苏良的第一招,便是诈一诈张氏。

  《宋刑统》曰: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北宋末期刑罚更轻,徒两年可折换成脊杖十五,然后当场释放)

  目前。

  张氏的通奸之罪也就是二年徒刑,其奸夫,是一年半徒刑。

  张氏若真是受人指使诬告欧阳修,那促使她这样做的,定然是钱财。

  毕竟,张氏出狱后,便与夫家没有关系。

  其被驱逐出户,最缺的便是钱财。

  故而,苏良便想着诈一诈。

  哪曾想,一句话便诈出来了!

  张氏点头,便意味着她背后绝对有人。

  于是,苏良与苏安世、王昭明二人联合演起了第二招:吓唬。

  翌日,午后。

  张氏再次被带到了审讯牢房。

  “啪!”

  一份供状摆在张氏的面前。

  苏安世面色冰冷地说道:“张氏,你的案情已调查清楚,共犯有通奸罪与构陷官员罪两种,不日将流放琼州,你签字画押吧!”

  “流放琼州?”张氏傻眼了。

  她虽为女流,但长期住在书香门户,自然知晓琼州是个什么鬼地方。

  流放到那个未曾开化之地,与判死刑没什么区别。

  她低头看向供状,不由得花容失色。

  “官……官……人,民女……我……我只涉通奸之罪,最多徒两年,我……我没有构陷官员啊,怎么能流放?”张氏看向苏安世。

  苏安世面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