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二章 一国两帝_大宋燎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榛叹了口气,说道:“一旦九哥坐稳了皇位,完全掌控了江南,没有江南的财力支持,我们要击败金人,迎还二圣,便愈发艰难。”

  “要不”,赵榛看着李纲与韩世忠说道:“我还是去投奔九哥,跟着去江南做个安乐王爷逍遥自在去吧。”

  宗泽低头不语,李纲抬头看着赵榛,眉头微锁,也未开口。

  韩世忠迎着赵榛的目光,不过稍一沉吟,说道:“即便暂即帝位,也应由持有手诏的大都督你来即位,轮不到康王。当初臣也曾坚请康王即位,那是二圣与诸王皆被押送北上,只有康王一个选择。如今既然大都督安全归来,那这皇帝自然应该由你来做。臣以为,不如大都督就在汴京即位,振臂一呼,自然四方来从,大事可期。”

  宗泽抬起头来,说道:“老臣也以为,重整江北,抵抗虎狼之国,非殿下不可。康王,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皇位与性命,要他与金人拼命,怕是不成。”

  赵榛沉吟不语,目光看着前方,又不知去往了何处。

  李纲在心里叹了口气,说道:“臣也附议,请大都督即刻登基,以安江北民心。”

  赵榛这才叹了口气,说道:“本来外敌当前,我与九哥反而相阋,各自为帝,徒让金人笑话,百姓惶然。但九哥无意抗金,只想逃去南方,偏安于一隅,如此一来,江北百姓沉沦于苦海,便没有了希望,这是我赵家的罪过。二圣的过失,已经让大宋遭受奇耻大辱,做为赵家子孙,我有责任担起自己的使命,一雪我大宋我汉人的耻辱。重任在前,我也不会推脱,这个皇帝,我做了。”

  三月初九,信王赵榛在汴京即位称帝,以重光为年号,以示不忘国耻,鞭策自己,同时降赵构为偏安王,不承认赵构的皇位。

  赵榛以宗泽为枢密使主理兵事,李纲为尚书左仆射,主理民事。

  赵榛下诏以岳飞为两河镇抚使,韩世忠为京东京西镇抚使,任命曲端为永兴军路统制,陇右都护刘锜为秦凤路统制,折可求为河东路统制,重新招募组建被钦宗遣散的西军,以应对西夏与金国的攻势。

  同时追封坚守太原近一年、于前年九月战死殉国的宣抚司都统制王禀为太原郡王,谥号武忠。追封以两千宋军坚守河北真定府四十余天,以身殉国的知府李邈为燕国公,谥号文忠。

  趁着赵构还在扬州未曾南渡,赵榛传诏江南各路都转运使、经略使与知州知县,要求各级官员忠于王事,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有兵的出兵,支持朝廷抗击金人的战事,重整江北。

  赵榛在诏书最后写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江北若全部沦陷,江南何以独存?唇亡齿寒,救江北便是救江南。

  赵构在看到这道诏书后,沉默了很久,最终没有采纳黄汪等人下诏阻止江南各路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