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五九章 图纸的价值(2)_抗联193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作最早始于1922年4月10日的******会议。当时苏德两国备受协约国集团排挤,处境艰难。这种外部环境迫使他们放弃过往恩仇,抱团取暖。

  仅用了不足六个小时的密谈,两国外长就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德国和苏维埃俄罗斯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这就是开辟长达20余年苏德合作时代的《拉巴洛条约》。

  根据条约,双方恢复外交关系,在最惠国待遇原则下发展双边贸易和经济关系,双方放弃赔款和财产等要求。随后,两国又缔结了一个秘密军事协定,德国抗拒凡尔赛和约的禁令,向苏俄提供成套武器制造生产线,帮助苏俄红军建立现代化参谋指挥和训练体制,苏俄则向德国开放基地和工厂,德国能够在那里不受干扰地训练装甲兵、飞行员及其他军事人员,研制凡尔赛和约严禁的武器。

  1926年4月,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和中立条约》,德国向苏联保证不参加任何国际集团对苏联的封锁,苏联则保证了德国东部的安全,这项条约更加促进了两国的军事合作。当时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汉斯?冯?塞克特将军甚至希望联合苏联,共同对付与法国结盟的东欧新兴军事大国波兰。

  双方随后的合作日益密切,简直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克虏伯公司在图拉制造大炮、装甲车,容克公司在莫斯科郊区开业制造飞机发动机,法本化学公司在萨马拉省制造军用瓦斯和毒气。可以说德国的军工就是在苏联复兴的。

  而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在德国的帮助下完成的。以1930年到1933年为例,这4年苏联从德国进口的总值达到惊人的20亿马克,让苏联实现了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除了工业,苏联的军事也是在德国的指导下实现了现代化提升,像潜艇、航空部队、空降兵、装甲部队都是由德国教官手把手教会的。

  遗憾的是,这种友好关系到希特勒上台后就开始出现了裂痕,因为小胡子是大民族主义,在小胡子认为苏联人就是像昆虫一样的低等种族,光占有广大的土地,白白浪费资源。不过元首迫于现实压力还是不得不继续同苏联进行贸易。1938年底,希特勒开始具体计划发动大战,为避免德国重蹈两线作战的覆辙,德国突然率先提出加强苏德军事合作问题,提出用苏联原料换德国武器的方案。斯大林求之不得,双方立即开始疯狂的物资交换,迷惑了苏联方面,再加上斯大林性格的缺点,让德国旗开得胜。

  要知道德国制定的巴巴罗萨计划出台半年后,苏联还浑然不觉,1941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纪念国际劳动节,虽然英国等国和苏联间谍多次向斯大林汇报,德国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