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三四章 夜谈(1)_抗联193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维持军工生产。部队的生活费都是东拼西凑的,很多的时候只能拨付一些基本的生活费,眼下部队的数量越来越多。而部队的财务管理还不健全,收入来源极少。大部只能依赖缴获的情况之下,不得已采取的财政紧缩政策。”

  在根据地建立后。孟庆山便明确规定部队家属中凡是丈夫津贴在七块钱以上的,在军区被服厂工作的一律不享受一般工人每个月十块的薪金,只是由军区每个月发给三块钱的生活津贴,有孩子的一个月一个孩子加发一块生活费。就是承担的是技术工种,也不享受。

  不光是被服厂工作的军属不发津贴,就是在兵工厂这个整个东北军区除了被服厂之外,唯一发放薪金,也是薪金最高的地方工作的,就算你是兵工专家也一分钱也没有。同样也只领取三块的家属津贴。

  好在部队现在的干部之中,光棍占了绝大部分。少数有家属的不是远在关内,就是早就不知道流落到了何方。少数的抗联出身的干部有家属,也是多数都大字不识一个。不是在建设兵团种地,就是在薪金比较低的被服厂工作。基本没有在兵工厂工作的。

  否则看着自己同在兵工厂从事一样工作的同事最低每个月十七块,最高的技术工人甚至达到三十块的薪金,这不少干部家里恐怕要闹革命了。

  “司令员我们在进入县城时,我发现县城内有很多商铺,我们是不是可以收一些商业税来弥补我们的资金不足?”

  “富春同志之前我也不是没有想过,在根据地内,为了不杀鸡取卵,保证百姓的积极性,稳定住民心,征收的农业税,一律只征收实收的三成,而且全部用粮食抵账。多余则全部按照市价,使用现金收购。但是我们北满人烟稀少,东北的人大都数都是集中在大城市之内,而我们根据地现在的人大都是从鬼子的手中解救出来的,他们一无所有,部队不得不还要拿出相当大的一笔粮赈济,不过还好在年初我们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的秋收小鬼子也没有捣乱,我们收获的粮食正好我们消耗的,之前我也不是没有鼓励根据地的商业流通,但是在东北地区的商业也就是妓院、大烟馆、酒厂,前两个是坚决不行的,后一个太消耗粮食了,所以到现在根据地内只有一些小的工商业,其次我们也成立了几个商团用我们根据地的产品去敌占区贩卖,并购回来根据地所需,但是由于日军的封锁,使这个计划还没有开始就夭折了,最困难的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员,现在根据地的辖区内的干部都是老兵退役担当的,他们打仗或许是一个好手,但是让他们发展经济那就是白费力气。”

  “司令员关于这一点,你就放心吧。这一次我带来的地方干部,在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