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九章 装甲旅(1)_抗联193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几个月的建设和发展,数千名抗联军工人员加上犹太人中的机械专家、枪械专家、技术工人已将设备组装完毕。一待配套的钢铁厂、枪药厂、炮药厂、炼铜厂建成投产,有了合适的原材料。驳壳枪、k98步枪、汤姆冲锋枪、刘易斯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82迫击炮、75山炮、抗联造木柄手榴弹等都将开始装备部队。

  嫩江兵工厂接收了苏联莫辛甘纳步枪生产设备,正在犹太军工专家帮助下研制新型毫米半自动、自动步枪、轻重机枪以及相应的弹药。受设备、材料、加工工艺的限制进度相对缓慢,短时间内不会有重大突破。当然KL-47虽说能够生产,但是子弹消耗的速度可不是抗联能够承受得住的,为此不得不研制别的武器,而KL-47只能小规模的应用。

  更为可喜的是技术兵种大幅度增加,无线通讯兵、工兵配属到营。嫩江兵工厂研制的六零迫击炮编制到排,准备逐步替代精度不高、威力偏小的掷弹筒。各师编制了特种兵分队,各师增加了山野炮营和100毫米重迫击炮,各根据地都有高射炮兵营或连

  一大早孟庆山早早洗了一把脸吃完饭后,孟庆山就带着一个连的警卫部队赶往成立不到三个月的装甲旅去看看他们到底有没有孙三说的那么好,如果真的向孙三报告说的那样,那孟庆山就决定用黑河要塞的日军充当抗联装甲旅的首秀,这几个月孟庆山一边忙着生产建设的问题和经济问题,一边又督促军队训练扩建问题,根本就没有功夫去看看装甲旅的情况,今天他去的目的就是检验一下装甲旅这三个月的训练成果。

  在这几个月由于政委又从苏联哪里购买了一些刚才和原材料,再加上犹太军工专家的帮助使九一八火箭炮更加精准,完善。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总共改装了12辆火箭炮。

  装甲旅旅长孙三,参谋长彭施鲁、政委姜信泰,装甲旅包括三个装甲团,其中,每个装甲团包括四辆坦克组成的一个坦克连,三辆装甲车组成的一个装甲连,四门九一八火箭炮组成一个火箭炮连,一个营的协同步兵,另外就是一个包含八辆大卡车的运输连。全旅合计兵力2900人,配备坦克12辆,装甲车9辆,汽车24辆,步枪2169支,轻机枪127挺,重机枪9挺,掷弹筒30门,迫击炮18门,手枪184支。

  其实一开始司令部的人选出两个人选,一名是炮兵师的师长朱光,另一名就是炮兵师副师长的孙三,但是孟庆山不论别人怎么说,直接让孙三当这个旅长,虽说从副师长掉到旅长,但是孙三很是高兴,因为他在苏联的军校中学习的就是学习坦克、炮兵技术,整个抗联可以说没有比他更懂这东西的,为此孙三在孟庆山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