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章 太监也温柔_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要不,您揍我一顿?”

  被他厚着脸皮一说,郑国丈哪里还打得下手,儿子提也没提是替他这个老子出气,可儿子不提,不代表这事儿不存在,实在颇有些暗合[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大道,看着儿子那一脸认真的表情,他能下得去手么?

  “乖官,爹不如你,你读书多,本事大,不过你到底还年幼,凡事要慎重,莫惹祸……”国丈只能柔声这么对儿子说了。

  接下来数曰,乖官就和董其昌陈继儒为伍,偶尔也出门拜访以前认识的一些文人,去年乖官甫扬名的时候也认识了不少读书人,这些人万没料到,国舅爷居然亲自登门拜访,激动不已,倒是给乖官挽回不少口碑。

  读书人,三个字,但这里头包涵的群体很不一样,像是宁波府学的那些秀才们,这些要么就是富家子弟出来谋个身份地位,要么就是一门心思想着考举人考进士,但是除了这些人,还有无数的读书人,有些年纪大了,绝了进学的念头,闲来教几个小小蒙童,这也叫读书人,有些著书立说,修身养姓,这还叫读书人,有些看破世情,携记出游,吟风弄月,这依然叫读书人。

  像是乖官如今往来的这些,大多就是后者,基本都是有些名声在外的,但又不是官身,历史上这种人是牢搔最大,和那些正在仕途上挣扎的官员相比,他们其实也是一路人,唯一好些的,不过就是脸皮还不够厚,有个叫做尊严的东西还不好意思扔掉,或者说不好意思直接扔掉,总还讲究一点文人风骨。

  像是以前乖官不是国舅的时候,凭借着一首木兰辞,这些人也登门拜访,不过乖官成了国舅,这些人反倒不上门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乖官亲自登门人家就不搭理乖官,不管怎么说,明朝中后期的读书人,还不像清朝的读书人那么迂腐,写出来的八股文透着一股子腐烂的味道,这时候的读书人即便写八股,也讲究一个清新明朗,读来未免一快,等清朝的八股,那就不忍卒读了,完全就是假大空,把一个意思翻来覆去的用各种辞藻编织起来,看起来之乎者也,揉碎了一看,里面屁的内容都没有。

  故此,乖官与这等人为友,倒也有乐趣,他如今谱儿大,出行屁股后头都有一堆人跟随,那些人嘴上不说,心中也是羡慕的,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管宁华歆划席绝交的典故说起来好听,但古往今来有几个能做到管宁那般修养的。

  而陈继儒这厮还是把王阁老家闺女仰慕郑国舅的文采夜奔国舅的故事编了出去,他随口说出去,没几天就传扬了出去,故事未必多么不堪,无非就是有女怀春,也不算多么离谱,关键这个怀春的女子是阁老家的小姐,这未免就是当众扇脸了。甚至有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