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三十七章 日本异动_辛亥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和日本虽然是盟友,但是也是同床异梦,互相之间都盼着对方吸引火力,然后自己在背后捡便宜,现在德国要做的也无非是这么回事,让中国在亚太地区吸引美国,英国,苏联的注意力。

  然后德国放手在欧洲扩张,这完全是一个如意算盘,中国政府绝对不会给德国人火中取栗,毕竟如此一来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一旁的国防部长吴桐也发表了观点:“大总统,诸公,现在战争归根到底是是生产能力的竞争,是产业工人的竞争,在中高级技工方面德国独步天下,超过了五十万人,美国紧随其后也将近五十万,但是质量比不过德国,英法两国都在二十万左右,至于苏联和日本的水平相当,都在十万左右,我们还不到八万人,当然由于推广了自动化生产线,我们的产能绝对不在苏日之下,另外中国还有大量的中低级技工,人力资源也十分丰富,就算我们武装一千万的军队,也丝毫不影响军工生产。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中国和德美等国有着巨大的差距,甚至是不可跨域的差距,如果德国整合了整个欧洲之后,德国的技工人数势必超过一百万,而且欧洲作为现代科学的诞生地,拥有数量最多的科研力量,有了这些优势,德国就能制造出最先进的武器,到时候还有谁是德国的对手!”

  吴桐的话无疑又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德国的强大,在国际竞争之中资源很重要,但是人才更重要,而且还是一切的基础所在,中国和德国进行过深入的人才交流,对于德国的底细了解的很透彻,因此吴桐才更担心让德国做大。

  乔宇的心中也有了判断,德国的军工科技的确有过人之处,当然德国也有致命的问题,就是他们的企业组织协调能力远不及美国。标准化和流水线这种现代工业利器贯彻的不够深入。而且德国过分追求武器性能,忽视了数量的追求,到了最后就算虎式坦克再厉害,也会淹没在苏联的钢铁洪流之中。

  当然德国不能和美苏拼数量还有一个更加致命的因素,那就是资源问题,尤其是石油等能源的缺乏使得德国没有疯狂暴兵的能力,总体来说德国就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缺乏成为世界领导力量的基本底盘。又处在四面包围的恶劣地缘环境之中,因此这个国家的希望不大。

  “大家也都发表了意见,那么我也总结一下,第一和德国的合作还要继续开展下去,要尽可能的获取德国的先进技术,滋养我们的工业体系;第二同德国结盟并不可取。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德国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盟友,这就意味着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临近,我国必须确定好自己的出路;第三根据德国外长透露的消息,日本也有可能加入德国的联盟之中,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