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_抗日坦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

  材料学方面的问题,是中国积累已久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

  军队要现代化的基础,是钢铁工业!

  当年的中国,年钢铁产量只有十多万吨,用来生产几支枪几门炮,就已经消耗殆尽,更不要说生产坦克!

  不仅仅是坦克,未来还需要强大的海空军,这都需要大量的钢铁!按照中国当年的钢铁产量,是根本无法满足军队的现代化要求!

  此外,李斌所建立的所谓的飞机制造厂,与其说是制造厂,不如说是飞机装配厂,因为所有的材料都是进口。从表面上看,发动机是国产,其实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在国外生产完毕后进口,在国内组装而已!

  别的不说,就说国内的钢材质量,根本緡法生产出用于飞机星形活塞式发动机气缸等关键部位!

  此时的肖柏,只能是大量进口钢材,才能满足兵工厂生产的需求。

  可是,进口钢材价格昂贵,还要浪费大量的路费。更加上当年日本控制住制海权,一旦战事爆发,大量的钢材只能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输到中国境内。

  毕竟铁路的运输量远不如海运,所以说,没有自己的钢铁工业,很难真正发展出一直强大的军队!

  不管怎么说,肖柏已经是很迫切的感觉到,自己应该建立自己强大的钢铁厂,只有满足钢材产量,才能真正有力量扩充实力!

  然而,当出使苏联的刘琳华向苏联人提出,要引进高炉和全套炼钢设备,和炼优质钢材设备时,却遭到苏联人的拒绝。

  因为苏联人知道,假如李斌获得炼钢设备之后,新晋绥军就能利用山西自己滇濟矿资源和煤炭资源自己生产钢铁,苏联緡法高价向李斌出售钢材,这对于贪得无厌的苏联来说就少了一大笔收入!

  同样,英法等列强也拒绝了向李斌提供鏡炼钢设备的要求。当年的英法列强,知道钢铁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就连武器都禁止对华输出,更不用说鏡炼钢铁的核心技术!那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

  至于美国,他们自己都在极大程度上增加钢铁产量,大力扩充海军,为了日后的扩军备战做准备。

  事实上,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人早已是做好迎接一场大战的准备。等到了一九四二年,罗斯福的对日本钢铁禁运,致使日本不得不上当,挑起太平洋战争,这样美国就随水推舟加入这场世界大战中!

  万般无奈的肖柏只好再一次去求德国,可是他考虑到,即便是从德国获得全套鏡炼钢设备,又要如何运到中国?

  炼钢设备路过苏联,肯定会遭到苏联人扣押的!从海上走,万一运输钢铁设备的轮船遭到日本舰队扣押,那就损失惨重!

  万般无奈的肖柏已经是对想要拥有钢铁厂的计划感到绝望,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