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四章 内阁老狐狸_重生明朝做帝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复杨一清为陕西三边总制,以抵御俺答入侵,是这次廷议最终做出的结果。

  当然,除此之外,江彬、周琮等朱厚照留驻在京城禁军中的一些武将也在这次廷议后先后被调往边镇担任总兵、副总兵等官,以参与边镇御敌之事,受杨一清节制。

  按照大明现在的行政原则,上述的决议如果要变成圣旨,得经过内阁拟旨,即所谓的“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而内阁阁臣觉得该旨意不妥,是可以将手诏、中旨“封还”的。

  如果皇帝强行绕开内阁,下中旨到部院大臣和其他官员,违背这一原则,自然会使得文官集团不满,轻则内阁阁臣会以皇帝不信赖自己为由辞职,而重则会有整个文官集团接连上奏阻止皇帝这样做。

  而如果有非内阁的文官不支持内阁,直接接受皇帝的中旨,自然也会被整个文官集团嘲笑,甚至被骂为谄媚之臣。

  朱厚照的前身当初病重,欲求民间名医,让太监魏彬下诏内阁,也得当时的阁臣杨廷和同意拟旨才行。

  而后来,当现在的朱厚照穿越到明朝后要除掉杨廷和,也是先拉拢了吏部尚书王琼与王守仁,让王琼先接受中旨成为大明阁臣,然后才能依靠王琼一派的文官在扳倒杨廷和一党的同时不至于和整个文官集团闹翻,导致大明整个朝廷机构瘫痪。

  现在朱厚照和王守仁于平台商定的决议自然也得下到内阁,由内阁拟旨,再下发六科审计。

  内阁阁臣王琼与毛纪自然也知道了朱厚照和王守仁最终的决议。

  王琼和毛纪两人内心都是有些失望的,毕竟两人更愿意看见的是陛下真的能把留在京城的边军调走,因为只有这样,皇帝才能彻底的被文官集团控制。

  “毛公认为陛下此旨可需进密揭以议?”

  按照制度,阁臣如果对旨意有不同意见,是可以写小条子给皇上的,相当于和皇上再商量一下,而这个小条子就是密揭,所以,王琼在看见起复杨一清,调走江彬等人却不调走留京城的边军的旨意后,也就问了毛纪一下。

  但王琼知道自己是因为当时临阵倒戈站在皇帝这边才成功成为阁臣的,到现在还有一大帮反对他的文臣,所以,他也只能承认这个结果,继续矢志不渝地执行皇帝的决策,而只能寄期望于毛纪,希望毛纪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的。

  毛纪心想王琼是个老谋神算的,这种事明知道不痛痛快快拟旨颁行,是会让皇帝陛下很不满的,居然还要来问我,明显是想让自己进密揭表达不同意见,这样皇帝不怪罪也罢,即便怪罪也只会怪罪自己,而他自己好作壁上观。

  所以,毛纪则恭敬地回答:“元辅素来最知帝意,此事还得元辅做主。”

  王琼没想到毛纪会踢皮球,也不好再说什么,只道:“陛下乃英明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