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四十四章枝节(下)_官路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滑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贬义词,恰恰是现实社会的盔甲。

  “江主任,你一直从事经济工作,是专家,如果把绢纺厂当作病人,你能不能一句话总结绢纺厂的病?”

  “侯市长出了一个大课题,我得回去认真研究。”

  侯卫东将江津送到了门口,握了手,道:“春节前,我们的责任是稳定,春节后,我们的责任是调研。”

  通过这几天的调查,侯卫东对绢纺厂有了初步认识,他很是谨慎,至今没有发表对绢纺厂的真实看法,他还有几个步骤要完成:一是去请教副省长周昌全,他在省政府分管企业,在政策把握上有发言权;二是要等到处理办拿出调研报告,不过他从内心深处对这个报告没有太大的希望;三是要核实杨柏提供的材料以及梳理这几天座谈得到的蛛丝马迹。

  完成了这三个步骤,他才能对绢纺厂做出准确判断,这也是进一步决策的基础。

  下午四点,侯卫东来到了朱民生办公室,上了楼梯,他见赵诚义办公室开着门,便直接走了进去。

  赵诚义看见侯卫东走了进来,站起身来,道:“黄市长在朱书记办公室谈事情,请你在这边稍坐一会。”

  刘坤正坐在赵诚义桌子对面,他是市长秘书,赵诚义是市委书记秘书,两人见面倒是互相客气得紧,此时他见到赵诚义很热情地给侯卫东泡茶,被迫也站了起来,道:“侯市长,请坐。”

  侯卫东坐在沙发上,取过《岭西日报》,随意地浏览着,正所谓无巧不成书,第一版就有段英的署名文章,题目是《七年后重访开发区》。

  看到段英的名字,侯卫东抬起头看了一眼刘坤的侧影,刘坤的发型多年未变,用摩丝固定,整齐而光亮,面部轮廓柔和而分明,是一个挺帅的小伙子,只是帅得有些小家子气。

  他将目光从刘坤的侧影收回到报纸上,段英将岭西全省开发区分为四等:一是火车头型的开发区,有两个,岭西开发区和铁州开发区,二是汽车头型开发区,六个,包括了沙州开发区,三是摩托车型开发区,其中有益杨开发区,四是牛车型开发区,其中有成津县开发区。

  益杨县开发区一直以来都是县级开发区的楷模,长期处于开发区的前列,这一次被段英分到了三类开发区行列,这让侯卫东有些料想不到。

  赵诚义为侯卫东续茶水之时,见他专注地看着这篇文章,道:“朱书记对这篇文章很重视,专门做了批示,我听说这位叫段英的记者以前在益杨报社和沙州报社工作过,认识段英吗?”

  段英,是刘坤心中永远的痛,听到赵诚义提起此事,他默不作声。

  侯卫东也没有提起段英之事,道:“铁州这几年gdp大幅度增加,与开发区关系很大,我感到肩上压力挺大。”

  赵诚义笑道:“报纸还在朱书记办公室,我看了他的批示,对南部新区建设也提了意见,你进去谈话之时,朱书记要亲自给你交待任务。”

  刘坤被段英两个字扰乱了心神,听到赵诚义与侯卫东的谈话,不由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他经过多年努力,成了市长秘书,原本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可是他的所有成就在侯卫东光芒之下总是暗然失色,这让他即失落又不平。

  跟着市长黄子堤走出了市委,刘坤轻描淡写地道:“今天我在赵秘书办公室遇到了侯市长,他也来给朱书记汇报工作。”

  (第六百四十四章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