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七章 筹备_超级工业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门市歌舞团的副团长薛莹,吴雯以前在省里演出时认识的朋友,这次来是想请赵东升出手帮助石门纺织厂。

  石门纺织厂以前是河东省最大的纺织厂,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石门唯一的一个副厅级企业,职工三四千名,虽然石门市对它投入了不少资金进行改革,以期适应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可惜效果甚微,从两年前开始石门纺织厂就处于了破产的边缘。

  由于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今年过年后石门市决定让纺织厂破产重组,顿时引起了纺织厂职工的恐慌,这意味着大部分的职工将下岗。

  薛莹是纺织厂子弟,厂里的职工无意中得知她认识吴雯,于是纷纷求她出面去向吴雯求助,华威集团家大业大,拉纺织厂一把很容易。

  万般无奈下,薛莹只好来找吴雯帮忙,吴雯一听是石门纺织厂,双目不由得闪过一丝异样的神se,她答应帮薛莹,不过由于石门纺织厂是副厅级的企业,这个她不好做主,要赵东升最终拍板。

  于是,赵东升回来后,吴雯就带着薛莹来找赵东升。

  “石门纺织厂!”听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赵东升像吴雯一样,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显得意味深长。

  赵东升和吴雯之所以会有这么奇怪的反应,是因为听到石门纺织厂这个名字后,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八年前的一件事情。

  1989年年初的时侯,黄州市当时的常务副厂长姜成以古连成拨给黄州市电器厂一百五十万专项资金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找赵东升的麻烦,赵东升于是和吴雯躲到了石门市王建军的表姨父家,故意把事态闹大,最后以一张巴黎国际电子产品展览会邀请函给予了姜成致命一击。

  当时,赵东升和吴雯从石门火车站乘车去了一趟岭南省,上车之前他们经过了石门纺织厂门口,赵东升就当着吴雯、王建军和汪媛媛的面断言石门纺织厂六年后必将陷入困境,极可能倒闭。

  赵东升并不是凭空得出的这个结论,一是他并不看好石门纺织厂的改革,二是九十年代中后期是纺织业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侯,石门纺织厂像国内很多国企一样,估计很难挺过这一关。

  如今,赵东升的预测成为了现实,石门纺织厂真的濒临倒闭。

  八年前,赵东升想着把石门纺织厂收入囊中,因为河东省有一半地区位于平原,是棉花的重要产地之一,发展纺织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只不过华威集团的发展得太快了,赵东升忙着在国内和国外的版图扩张,再加上黄州市的工业现代化改革,一时间就忘记了这件事情,毕竟棉纺厂不是赵东升当前的任务目标。

  不过赵东升现在对石门棉纺厂已经没有了兴趣,一是华威集团没有必要在接手石门纺织厂现在这个烂摊子,二是石门市与黄州市都是河东省的地市,赵东升也不方便对它下手,这样的话难免有乘人之危的嫌疑。

  “你先不要着急,省里近期要对全省的工业进行集中规划,石门纺织厂是石门的重要企业,省里不会坐视不理的。”所以,赵东升随后笑着安慰薛莹。

  薛莹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脸上流露出了轻松的神se,赵东升是省领导,又是当着吴雯的面,肯定不会在这件事情上骗她的,看来石门纺织厂这次躲过了一劫。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