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5、报纸_我的197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道有真有假,有一点说的是他无可反驳的,就是他确实是使用了童工,只是他们这帮人身上没有文艺青年的皮,也不是假学究,早就学会用一双医生的眼睛看世界,拒绝童工只是假惺惺的仁慈罢了,最大的善意是给这些孩子提供工作机会和生活来源。

  这些孩子已经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小小年纪已经在承担生活的责任,甚至他们这点收入会是一家子主要的经济来源,如果把他们赶回落后的农村,等待着的只有贫困,甚至流离失所、乞讨为生,也失去“干中学”的机会。

  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四五岁的孩子也不算小了,一旦下学,都是种田耙地的劳动力,过早的成熟,过早的忙于生计,这都是贫穷倒逼的。

  苏明也把报纸翻了一遍,笑着道,“李哥的身份除了圈子这些人估计也没几个人知道,也就只能逮着你们几个使劲骂。”

  他想不到这个时候居然还有人不开眼敢和李和闹腾。

  李和的新闻虽然热闹过一阵,可是扒拉出来的都是服装纺织厂、家具厂和鞋厂,统计出来了十几亿人民币的产值,惊讶于李和资产的庞大,给李和冠了个亿万富豪的名头,然后重点报道了李和捐资助学的义举,近8亿的捐款数量,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轰动。

  不过这些也只是李和产业中的九牛一毛,不要说那些记者,即使是他们这些亲近人,都不一定具体清楚李和到底有多少产业。

  虽然只统计出来十几亿的资产,可依然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人,除了荣家这样的老牌大亨能在明面上压他一头。

  寿山也被周萍从外间的大厅喊了进来,他戴上老花镜,也砸吧砸吧嘴,对苏明道,“你和平松也出去躲几天,卢波在美国暂时就让他别回来。”

  苏明摇摇头,笑着道,“没那么夸张,咱们以前虽然也做过倒卖的事情,可李哥管得严,咱们也没人找谁买过批条,报纸上都是些捕风捉影的事。”

  寿山道,“还是小心点好啊,你们是没吃过亏啊。”

  付霞道,“如果真有事,能往哪里跑?”

  寿山也是一愣,想想也对,只是道,“那就不要通知小李吧,这点小事咱们自己看着处理吧。这家报纸绝对不能让他们好过了!”

  人越老,胆子越小,这话是不假,可是他寿老板也是有脾气的,也不是软柿子可以随意捏。

  “这份报纸是周报,在全国有四十万份左右的发行量,属于自办发行,主要在沿海的各大城市的报停零售。”罗培终于有了插话的机会。

  八十年代末期以后,全国自办发行的浪潮正在兴起,4000多家报刊社中已有300多家报刊中止邮发,自办发行,特别是周报一类的报纸,基本都是自办发行。

  付霞沉吟了一下道,“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件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