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军事保护_司礼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台南,这节骨眼公公不在台湾坐镇却千里迢迢归京,换谁都不乐意。

  对于魏公公的指责,李庆全不置一词,自始至终竟是不发一言,但眼神却很明确的告诉魏公公——你放屁!

  知道此人是个忠臣,也是个不怕死的公公本着敬重之心,便也收去了虚伪,他向对方明确表示,大明皇帝和他本人欢迎朝鲜使臣来访,也欢迎朝鲜方面提出不同意见,只要是合理的,大明皇帝和他本人以及政府上下都是可以改进的。

  总之,大明始终视朝鲜为亲密的、可依赖的好朋友、好学生、好子侄。就当前两国关系还是稳定的,个别地方的矛盾不能视为两国关系出现了裂缝。

  “在皇帝陛下的亲自关心和大力推动下,朝鲜方从倭人手中保全我大明天兵以极大的牺牲铸就了中朝友谊,这个友谊是不能被破坏的,大明希望朝鲜能够永作藩属典范,于我朝休戚与共”

  魏公公代表皇帝本人给两国关系做了定性,这个定性是正确的,也是合适的。

  李庆全终于发言了,他首先就大明向朝鲜索取壬辰卫国战争损失表达不满。

  “我国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大明作为天子之国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谁其畏威?况我朝鲜为大明海东屏藩,我国有难大明来救,本是天理人情,也是宗主应尽之义,岂能索取报酬”

  魏公公当即表示,他说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只不过我国家也是艰难,国库空乏,为救尔国民众可谓是勒紧裤腰带,尔国保全难道不应向我国作表示?

  “大明与朝鲜便如亲密邻居,邻居有难,大明砸锅卖铁以救,邻居家保住了,是不是应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呢。”

  魏公公形象比喻。

  “民间小儿皆知故事,尔身为朝鲜大臣,岂能不知?莫非尔朝鲜上下尽是忘恩负义之徒,但知索取却不知回馈么?我大明便如父母,朝鲜如子女,这世间子女也当报父母,不报者为不孝,不孝者,天地共讨之。”

  “”

  魏公公坚持朝鲜必须给予补偿,李庆全则坚持藩属无有此责任。双方你来我往一阵,最后却不约而同转移话题。

  因为,无趣。

  左右,你光海君都把银子赔了,端川银矿也押了,难道大明还能把到嘴的银子吐还给你们不成?

  这不过是个谈判策略。

  李庆全秘密来京诉说委屈、告魏公公的状不假,但真正的目的却不是想让大明天子惩治他那个宠奴,也不是要大明天子把钱还回去,而是要讨还朝鲜镜城都护府五郡十三县、平安道北部宁边、义州等地。

  魏公公感到很惊讶,质问李庆全这些土地明明都是你朝鲜官吏在管理,官兵也都是朝鲜人,大明从来没有在那里设置过机构,委派过官吏,如何要从大明手中讨还这些土地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