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一章 蓄势待发_寻情仙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大范围调查真神教的情况,当地官府就会歪嘴了。\r

  凭良心说,玄女宫追查野祀,从官府得到帮助,都比白虎庙更容易。\r

  听起来这逻辑有点不对,野祀相当于内政,跟真神教放对,属于国与国之间的大事,应该更能得到官府支持才对。\r

  然而西疆就是这个鸟样子,有它的地域特色,这里的异族太多了,其中不少人对真神教报一种容忍的态度。\r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光宗在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之后,曾经有移民实边的打算——西疆国族的比例低?我从中土腹地迁移黎庶过去,改善人口比例。\r

  但是这个计划,最终没有推行,大战之后中土国满目疮痍,又没有得到多少战争红利,元气大伤之下,真的没有能力组织大规模移民。\r

  尤其中西疆这一块,基本上被打烂了,西疆人自己都吃不饱,才有了呼延书生等人偷入国战天坑的行为,从腹地移民过来,大家喝西北风吗?\r

  西疆就是这么个特色,朝廷在这里,也驻扎有屯垦军团,但是对待那些能容忍真神教的边民,并不能保持长期的激进手段。\r

  尤其是近年西疆几个郡的郡守,都不是强势之人。\r

  他们执政的基调,就是尽量不多生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在自己任满之前,局面没有变得不可收拾,那就足够了——我走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r

  抱着这种心态来执政,效果怎么可能好得了?\r

  丁零郡曾有一任郡守,是想真的做点事的,对那些不讲理的归化国族,非常地强硬,搞得那些部族纷纷跑到了其他郡去,还有人跑到了新月国。\r

  所以几年下来,他的考评成绩并不好——别的郡都是人口蹭蹭地涨,你这儿不增反减?\r

  对中土国的地方官府来说,人口增长速度,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而且人口少了,产出肯定就少。\r

  这位原本就被弹劾了,好死不死的是,丁零郡又遭遇了黑灾,有部族失了牲口,强抢地方上国族的粮食,双方发生了冲突。\r

  屯垦兵团及时赶来,控制了事态,但是经历这么一场冲突,这个郡守也真的是做到头了。\r

  自他之后,西疆再无强力郡守,其他郡守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满一任,赶快活动调走。\r

  倒是西疆某些地方部族,在本地做地方官,会做一辈子,这是朝廷的倾斜性政策。\r

  这些人里有忠良,但是也有不少人算计着:西疆一直太平下去,朝廷见不到我们这些当地人的本事啊。\r

  久而久之,朝廷定然会减少对当地官员的倾斜政策。\r

  那么,考虑一下“养虎为患”,也是很有必要的了……\r

  所以这西疆特色,令出名凶猛的白虎庙,做事都有点束手束脚。\r

  公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