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 巨额投资和回报_重生之商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晴的回归让肖扬终于有了点喘息的时间,不得不说有些人天生就是经商的材料,雨晴显然是就是这种人。公司的里里外外,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说她是个贤内助显然是在委屈她,如果世界上的贤内助都像雨晴这般,那男人简直就可以过神一般的生活了。

  初冬的雪飘飘洒洒,蔬菜又迎来了黄金旺季,飞扬农业公司现在三百个蔬菜大棚连成一片,其中两百个刚刚建成不久,蔬菜仔也刚刚种上,至于种什么,早就不用肖扬去操心,蒋东做了将近一年的经理,如果连这点事情都安排不好,那也枉费了肖扬的一番苦心。

  一百个温室也已经建好,蔬菜大棚跟它一比,就显得寒酸了很多。温室在建造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飞扬公司又要建办公室,没想到也是要种菜的,不少人感觉肖扬这是有钱烧的,不知怎么地好了。种菜有个塑料大棚就行呗,弄得这么奢侈,又不是住人的。

  至于公司内部,根本听不到这种不和谐的声音,从领导到员工,上上下下的,对肖扬的经商天赋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加上肖扬前阵子在专家团进驻飞扬之后,又宣布提升员工工资百分之十,领导工资提升百分之十五。飞扬公司本就高的让人嫉妒的工资又涨了……这让很多准备看飞扬财富神话崩溃的人失望不已。

  这也造成了方圆百里之内,从城市到农村,无数人对能进入飞扬农业公司上班报以极大的热情。

  而肖扬最满意的,还是一群五六十岁的老专家学者的到来,对他们的到来,飞扬公司给予了最高规格地接待。江城市农业局的刘国发局长亲自带着市政府的车队将这十几个人送来。县政府的领导和乡里地领导也都过来欢迎。

  这让这些个一辈子就知道做学问搞研究的专家们感到莫大的荣幸,有些人生平第一次这么受到重视,特别是在大城市里,这些搞农业研究地人并不受到重视。

  国家的基础是农民支撑地。这道理谁都知道,但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这些专家学者在很多人眼中跟农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越是真正搞研究的,就越要贴紧生活。试想。连地都不下的人,能搞得出来什么研究?

  包括袁隆平院士,这般世界著名的人物,如果被行人遇上,也只会当成是一个岁数大点的农民而已。

  当然,这些人中有几个是大学教授,他们的社会地位还是可以的,年龄都在六十岁左右,有不少都是退休之后被学校返聘回去的,这次受到刘国发的召唤。全都过来支援了。

  实际上让这群人真正动心地是,这个企业是个民营企业,老板是个十几岁的商业天才,而且特别重视农产品的健康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飞扬农业开创了绿色蔬菜的先河。

  实验室就用原本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