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1章 透过现象看本质_北朝求生实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

  按道理,送信的人,绝不应该是辛道宪这个级别的官员。要知道,对方虽然不是监军,但也差不多是玉璧的二把手了。

  这种人怎么能做送信的事情呢?

  “陛下,有件事,微臣一言难尽,勋国公已经在信中说得很清楚了,陛下一看便知。”

  说完,辛道宪从腰间拔出一根封好火漆的竹筒,交给宇文邕的贴身太监。

  随即他很识趣的退到一旁,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当自己站着睡着了一样。

  宇文邕命人拆开火漆,拿出竹筒里的信件,一字一句的看了起来。

  越是看,宇文邕的面色越差,最后,他狠狠将信拍在桌上,怒发冲冠吼道:“高伯逸,你欺人太甚!我大周栋梁,岂容你这般威胁!”

  辛道宪似乎对宇文邕的态度有所预料,脸上的表情,一丝变化也没有。

  韦孝宽在这封信中,首先将那天齐军派人在玉璧城下宣读齐军“政策”的事情,大致上说了一下,着重强调了齐军破周之后,会杀韦氏全族及亲朋好友的“无理举动”。

  接着,韦孝宽在信中表忠心,发誓自己一定会跟玉璧共存亡,韦氏子弟也会前赴后继,跟周国共存亡,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并委婉的希望宇文邕不要中了高伯逸的“反间计”,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韦氏一族,绝对不会对敌人的威胁妥协!

  最后,韦孝宽忧心忡忡的告诉宇文邕,虽然齐军现在还未攻城,但是一旦攻城,恐怕会“地动山摇”,因为敌人准备越是充分,那么破城的几率越高。

  希望陛下能在蒲坂组织第二道防线,切莫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玉璧城这座孤城上。久守必失,周军失去了河东的战略依托,连前出侦查都做不到。

  在信中,韦孝宽悲观的认为,今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就是齐军总攻玉璧的时刻。如果那时候他兵败身死,那么,希望陛下能让他魂归故里,让齐军交还自己的尸首。

  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几乎就是在诀别了。压下自己的火气,宇文邕看着辛道宪,沉声问道:“那高伯逸真派人到玉璧城外这么说?当时还说了些什么?”

  韦孝宽的信里面并没有说太明白,宇文邕希望知道所有的细节!

  “回陛下,是这样的。”

  那些“政策条款”,辛道宪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他一条一条的背给宇文邕听,等他背完,宇文邕长叹一声,只是摇头叹息。

  原本,他只是以为韦孝宽是在杞人忧天。当初高欢都没做到的事情,难道高伯逸就能做到?

  但是当他听了这些条款以后,却有些认同韦孝宽的判断了。

  条款里,对玉璧城中级将领以下的人,极为优待,简单的说,就是打仗时放下武器,你们就能回去了!

  但是对于高级将领,尤其是韦孝宽本人,却是极为严苛,几乎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