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周云砚_他们的老婆很可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长袍之下。手指与虎口上皆是厚厚的茧子,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威严之气,并不粗俗。

  他年幼曾做过皇子伴读,在外空闲时也会多读书。

  周震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只会打仗的莽夫,因此时常督促他要多阅览各种书籍,虽然以后不用去做文章,也要懂哪些人说得是哪方鬼话。

  也许是这一页页文章的功劳,周云砚不动武时,看起来气质沉稳,且面容俊逸。

  就是下颌边有几道细小的疤痕,不能算破相,但与女郎们心中的如玉公子,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就是再儒雅,也不会被人错认为读书人。

  周云砚站起身,向李太傅行了个武将的抱拳礼,启唇道:“这门亲事,就此作罢吧。”

  他自知年龄不小了,但他在边关既是镇守的将军,也算半个父母官,因此根本没有闲心去顾及婚事。

  边关地界辽阔,原本派来的知县只有八品,但因有驻兵,同时环境过于恶劣,没人想来这吃不饱的地界,凡是来边关的,均提一品,为七品知县。

  如今边关的知县姓守,家里没有什么背景,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留给他的都是些苦差事。

  权衡了一下利弊,守知县咬咬牙,就带着老娘和媳妇,来了这黄土飞扬的边界。守知县想,好歹升了一品,值了!

  在边关吹了两年黄沙,长相清秀的守知县彻底成了当地人,又黑又瘦!

  围绕着如何改善边关的生存环境,守知县是愁秃了头,与周云砚相熟之后,常来周云砚这里吐苦水。

  他们这本来就穷,也没有人才愿意来,那些有志的学子们宁愿窝在翰林院里吟诗作对,蹉跎光阴,也不想来这苦寒之地造福人民。

  在边关待久了,周云砚也对边疆的事情极为上心,他这次回来,定亲是小事,他得去向皇上述职,看能不能给边关再捞点好处。

  其实没人重视边关这事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邻国的敌人们虎视眈眈,三天两头来边界打秋风。种的粮食,养的牲畜,就怕给他人做了嫁衣裳。

  反正也种不活,索性就舍弃了。

  边境不是被画上了一条明眼可见的线,也不是中间被劈开,两国之间隔着一个悬崖峭壁。

  边界处只立了一个碑,离远些,就说不清哪是哪儿了。

  他在边关驻了这许多年,吃了不少苦,与邻国交锋无数次,还打了两场漂亮的胜仗,完全可以凭着这些,风风光光的回京。

  小辈的武将里,无人能出其左右。

  周震还问他,开了年要不要转回京中?

  周云砚想了想,还是决定再呆五年。

  太傅家与将军府的联姻不可避免的崩了,当老太君听闻此事时,不禁觉得自家孙儿真是苦。

  常年在外不说,这么大个儿郎,每日风里来刀里去,屋里连个心疼他的人都没有。

  衣服、鞋袜,都得一个大男人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