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一对姐妹_束发之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林薇曼的父母就过世了,在举目无亲的世界里,吕国萍变成了一个坐标,这种友谊有时甚至成为了她眷恋世界的唯一理由,但她一直把这种情感深埋心底,她不想给吕国萍带来负担。

  如果羁绊的力量不曾减弱,林薇曼是一定要回国一趟的,就算不回国,只要笃定了想找吕国萍,办法总是有的。可随着她成了家,生了娃,她的世界逐渐丰富,吕国萍也就不再是她唯一的牵挂。

  让林薇曼无法成行的除了感情的由浓转淡,柴米油盐的琐事也占其一,做了母亲的她也开始像当年的吕国萍一样过起了精打细算的生活。

  中国人对下一代教育的重视是基因里流淌的,那时的林薇曼刚把出国借的钱还完,手头刚一宽裕她就着手攒起了子女的教育基金,为此她还降低了些许自己和法国丈夫的生活水准,夫妻二人为此还吵过几次,她想买机票回国也自然成为了天方夜谭,毕竟那时的国际机票不便宜。

  没想到就在林薇曼过起了吕国萍那种生活的同时,吕国萍却过起了林薇曼的生活,只不过吕国萍的钱不是借的,而是实实在在赚的。

  吕国萍的职场得意说白了是用情场失意换来的,婚前她觉得爱情是奋斗的动力,可婚后的她越来越觉得爱情不是动力,是梦,而梦只有睡着的人才能做,可人一旦睡着就什么事都干不了了,那种感觉懒洋洋的,套用现在的话讲这叫舒适区,叫温水煮青蛙。

  吕国萍被自己的发现吓醒了,她不再也不敢沉浸在爱情的心理按摩里,她顾不上内省焦虑的本源就急冲冲地想把陈国刚也从爱情的舒适区里唤醒,并美其名曰“鞭策”。

  老婆突如其来的焦虑让陈国刚一时难以适应,那段时间他最能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怎么有点儿蒙圈呢……”

  相信爱情的是她,从爱情里醒来的也是她,这就是吕国萍心电图式的心理轨迹。可陈国刚自始至终就没有因为爱情沉睡过,那这“唤醒”二字又从何提起呢?

  陈国刚出生在农村,特别偏远的那种,几乎到了村村通工程的最后一站,这种地方就是一个词:闭塞。村里只有他们一家姓陈,是他爷爷那辈为了躲避战乱迁过来的。

  陈国刚的爷爷是个纯粹的书生,刚迁来的时候本想办个私塾,可这穷地方没人读书,只好拿起锄头忙起了农活。书生种地,地里的光景可想而知,加上又是外来户,拿不到什么好地,要按成分来说,他们家绝对是赤贫无疑。直到他父亲那辈,日子才稍微好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

  正是家里残存的这点书香气,让陈国刚在本该和同龄孩子光着屁股玩闹的年纪早早识起了字,用的就是爷爷传下来的四书五经。

  陈国刚出生那年,村里才有了第一台收音机,由村长保管。农闲的时候,村长就坐在田边的大槐树下给大家放广播,小孩子就在旁边轮流转着手摇发电机,为的就是听上一出梆子戏。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