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1章:暴怒的董卓!_风起黄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且将河内郡许给杨勇。”

  “只要孟津渡口在相国的手中,只等天气变暖,河面的冰化开,孟津渡就可以成为天险,只要有一万兵驻守,就算是十万兵也不可能轻易的渡过黄河。”

  听到李儒的话,董卓豁然开朗,脸色也好看了许多:“就依文优之言,可是老夫前些日子因为皇甫嵩一事和杨勇闹得很不愉快,该派谁去说服杨勇呢?”

  李儒抱拳行礼:“相国与杨勇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臣相信杨勇不会不识大体,那些关东诸侯若是攻破洛阳,杨勇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臣愿意充当说客,去拜访杨勇!”

  董卓抚掌大笑:“文优亲自出马,此事成矣!”

  ……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

  并州太原郡狼孟县的一所学堂中,传出了一阵朗朗的读书声,几十个年幼的孩童摇头晃脑的上着早课。

  有两个身穿麻衣的老人来到了学堂外,两个老人发须皆白,脸上褶褶巴巴的满是皱纹,脸色黝黑,手上关节处布满了厚厚的茧子。

  任谁也想不到,这两个老农一样的老人一个是威震天下的杀神皇甫嵩,一个是受到羌胡敬仰舍不得杀的义士盖勋。

  千字文杨皓轩早已经完完全全交给了荀彧,让他用雕版印刷术印出了无数册,成为了下院蒙童的主要启蒙书籍。

  文章数百字没有一个字是一样的,由数百个不同的文字组成自成韵律,刚一出文时,就让天下的读书声惊为天人,奉为瑰宝。

  可是询问是何人写的如此奇说,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云中候杨勇。

  不少人摇头叹息,大好才学,竟然叫那整天想着打打杀杀的杀才耽误了,那文叫做千字文,可流传于世的不过数百字。

  无数学子想要求那剩下的数百字费劲了心思,终是无果,甚至有人尝试做填,但是又发现难之又难,根本填不上一词一句。

  有人破口大骂,是何人坏了这般的学问,使之残缺,实在是损德!如果放在现在,就是无数读者大骂杨勇是个死太监!

  荀彧知道了这事哑然失笑,他是知道的,这书写出来就不过数百字,没有千字,看起来就是不全的。

  至于原因,荀彧觉得,估计是那杨先生的懒病犯了,懒得写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千字文之中的事情还有很多都是没用发生的,杨皓轩又没有才华补全,最后只能烂尾了……

  皇甫嵩和盖勋被杨皓轩救下,行至狼孟,听说城中有一所无论是士农工商都可以把子弟送进去读书的学堂,不由得来了兴趣,一同的来到了学堂外。

  治学万民,可谓不世之功。

  皇甫嵩的嘴都咧到了耳后跟,满脸骄傲的神色:“元固,你看我这学生所做的如何?”

  盖勋无奈的看了皇甫嵩一眼,自从进了并州后,这个老匹夫每次遇到好事总要提一下杨勇是他的学生,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哦?你这老货肚子里那二两墨水也能教出这么有学问的学生吗?还不是那卢子干教的好!”盖勋拆着台说到。

  皇甫嵩不以为意,嘿嘿一笑:“元固你有所不知,我那学生最厉害的是打仗,看到你脚下的这片土地了吗?我学生抢回来的!”

  盖勋:“……”突然不想和这老货说话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