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据说不用给钱的?_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大德,以纲维法务。

  十大德的遴选,是由众僧中推举出,或是由皇帝亲自指派。

  简单来说,要么能解读经书,佛学精深……天可怜见,整座东山寺一共三十多和尚,没有一个识字的,打猎种地甚至上阵厮杀倒大都是好手。

  要么有名气……换句话说,要有被留下的价值。

  李善摸着下巴琢磨了好一会儿,这个好像有点难搞啊。

  两人沿着路又走了大半个时辰,雄伟而壮丽的长安城终于清晰的展现在李善的眼前。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这是长安作为天下核心最后的盛世年华,这也是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长安。

  隋文帝营建新都,命名大兴,后唐朝将新城旧城合二为一,分长安县与大兴县,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宏伟的都城。

  李善站在城门口回头望去,“一路过来没看到灞桥呢?”

  “灞桥离这儿还有一段路。”朱八解释道:“咱们是从侧面绕过来的。”

  李善倒是没想去看看大名鼎鼎的灞桥杨柳,而是在想灞桥边更大名鼎鼎的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华清池。

  门口的士卒盘查并不严格,顺利的进了长安,李善的第一感觉就是规整,虽然早知道外城一百零八坊,但他没想到,规整到这个地步,基本上道路两侧都是高墙,道路笔直,各个坊区都是相对独立的。

  不太像是城市,反倒有点像后世的工业园区,规规整整,好处很明显,便于军事化管理,就算城池被攻破,各坊高墙也能起到防御的作用,坏处是有些刻板,道路两侧高大的槐树都排列的整整齐齐。。

  李善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想,真够扯淡的,如果真有敌军攻打,长安城都被攻破了,靠这些坊区有个屁用啊,安禄山、黄巢都是一战而下……估摸着隋文帝是政变登基的缘故,这是明显的防内不防外啊。

  随意在街上逛着,李善内心深处有着不为人知的触动。

  这是长安,这是长安!

  房谋杜断,长孙无忌,李靖李绩,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恭,多少名垂千古的名将良臣正在这座长安城内蠢蠢欲动。

  这样的大时代,自己能做什么呢?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自己绝不愿甘于平淡。

  还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位攀上了河东裴氏的渣爹肯定很不希望看到自己扬名立万。

  道路前方光芒万丈,但也依稀可见拦路的巨石……河东裴氏。

  虽然裴氏在唐朝的全盛时期还未到来,但仅仅是唐朝初年,也是足以令人胆寒的存在。

  如今李善也知道渣爹攀上了谁,大名鼎鼎的裴世矩……他的第一印象是,居然是邪王啊!

  高中时候看《大唐双龙传》,李善就对邪王特别感兴趣,还特地去查过资料。

  裴世矩早在隋文帝时期就名闻天下,语裂突厥,名列“选曹七贵”,归唐后依旧得以重用,虽然年迈但封安邑县公,拜太子左庶子。

  李善在心里琢磨了下,这是不是说明裴氏如今站在李建成那边呢?

  不过这些距离自己太远,没有信息来源,很难做出准确的分析……史书也不可尽信,事实上,武德年间的史书基本都是不可信的。

  新旧唐书都将李二描绘成楚楚可怜的小白兔,万不得已才怯生生伸出爪子……开什么玩笑,李二那厮明显是属虎的!

  “大郎,你到底想去哪儿?”朱八有点紧张,他想起村里的流言蜚语,真怕李善直接找到裴家门上去认爹……说不定还会去认娘!

  其实李善之前来长安没有明确的目标,他前世初中之前一直在农村乡下生活读书,直到高中去了县城才接触到令他头脑晕眩的大量信息……来长安,他只是希望能接触得到一些时代信息,来决定自己下一步如何走。

  但当李善入了长安城之后,很快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古代信息最丰富的地方是哪儿?

  “久闻一百零八坊,最具盛名的应该是平康坊吧?”

  李善有点小激动,虽然口袋里没多少银钱,但是……听说善诗词者在青楼玩是不用给钱的!

  这个时代,还有比我肚子里诗词更多的?

  而朱八目瞪口呆的看着正在浮想联翩的李善,你让我一个和尚带着你去逛青楼?

  拜托,你做个人吧!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