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 卿能臣乎?忠良乎?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合’为根基组成,而是完全由客观事实,硬生拼成了这些身份类似的群体。

  说的再具体一点,便是对于某一位功侯而言,自己所身处的功侯元勋圈子,不一定都是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朋友’。

  就说如今朝中,最著名的一对冤家,便是绛侯周勃,和曲逆侯陈平。

  早自陈平背楚降汉,又因被先皇刘邦重用,而遭到周勃在内的丰沛元从排挤之后,周勃和陈平的恩怨情仇,就变成了汉室功侯群体茶前饭后必不可少的谈资。

  每当周勃、陈平二人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一场谈论当中,那必然会有‘周勃斥陈平为盗嫂受金之徒’的言论紧随其后。

  而这两个人,恰恰就是同处于功侯阵营,私下里却恨不能打出狗脑子的典型。

  除去这样的具体个例,单就刘盈目前所知,开国元勋功侯之内,便至少有丰沛元从、后起之将、故楚降将这三个小阵营、小山头,各自看不上彼此。

  作为朝堂重要组成部分的功侯群体尚且如此,另外的朝臣、外戚,自也亦然。

  如当朝公卿中,内史安国侯王陵,便同奉常叔孙通极其不对付;

  原因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叔孙通好儒,性温’,而王陵则好黄老,却又具有与学派气质严重不符的暴脾气。

  再有,便是太仆汝阴侯夏侯婴,同卫尉曲周侯世子郦寄也不对付;

  究其原因,更是从未曾有人知晓。

  而朝臣百官,也同样分成了包括‘以武勋入朝的元勋功侯’‘以谋略、学识入朝的文士’的起码两个阵营。

  外戚倒还好些。

  ——毕竟如今汉室,唯一能被称作‘外戚’的,恐怕也就是一个吕氏外戚。

  无论是舞阳侯樊哙、宣平侯张敖,亦或是当朝皇后张嫣,都无不是‘根正苗红’的吕氏外戚出身。

  但总有一天,汉家,会出一个非吕氏出身的皇后。

  当那个非吕氏出身的皇后,在丈夫死去之后成为太后时,汉室,便将引来第二家以太后作为靠山的外戚。

  到了那时,若说曾经的王者吕氏外戚,能和即将取代自己的x氏外戚和睦相处,也是必然不可能发生的事。

  而这,就是以‘功侯、朝臣、外戚’作为三方制衡参照的问题所在。

  ——这三个群体,根本就不能算作‘利益共同体’。

  反观吕雉今日提出的‘能臣、忠臣、小人’的三方参照,则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

  功侯和功侯,未必玩得好,但能臣和能臣,必定会惺惺相惜;

  朝臣和朝臣,也不一定能交谈甚欢,但忠臣和忠臣,却一定会物以类聚。

  同样的道理:外戚和外戚,不一定能好到穿一条裤子,但小人和小人,也必定会同流合污、报团取暖。

  并且相较于‘功侯、朝臣、外戚’这三个极为笼统,又好似被强扣在这些人头顶上的标签,以‘能臣、忠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