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4章 简要介绍一下朝鲜历史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4章简要介绍一下朝鲜历史

  淋雨淋感冒了,低烧,状态不好,科普章调整一下。

  ·

  如正文当中所提到:在华夏历史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关于朝鲜半岛的记载,便是商纣王在位时期的三贤之一箕子胥余,被周武王姬发分封为朝鲜君。

  而在箕子胥余获封,并于朝鲜半岛北半部立国之后,朝鲜半岛其余的土著部族,也逐渐出现在了史料记载当中,如高句丽、真番、临屯、沃沮、夫余等。

  按照《后汉书》《尚书》《周易》等古华夏典故记载,初代朝鲜君箕子胥余,大约是在公元前1120年,被周武王姬发封为朝鲜君。

  须得一提的是:武王姬发封箕子胥余,并非是通俗意义上的‘宗周分封’的模式。

  ——最开始,身为殷商遗老的箕子胥余拒绝了武王的好意,并决定效仿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避周远走;

  但按照当时的时代背景,取代了殷商社稷,立姬周社稷的武王姬发,并不能像后世之君那样‘彻底铲除前朝余孽’,而是应该遵从存亡续断的普世价值,善待殷商之后。

  而身为商纣王太师的三贤之一,又流淌着殷商子姓王族血脉的箕子胥余,以及三贤中的另一位:微子启,显然成为了武王姬发‘善待前朝遗老’以邀买人心的最佳人选。

  不过有异于后世人猜想的是:武王封箕子胥余、微子启,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邀买人心’——起码按照历史记载,武王姬发真的很尊敬箕子胥余在内的商末三贤,并曾恭敬的就治国的问题请教过箕子胥余。

  但不知是出于亡国之恨,还是出于殷商王族的自尊心,箕子胥余、微子启二人最开始都没有接受武王的分封。

  过了一段时间,微子启接受了武王的分封,成为了宋国的开国始祖,爵位宋公,并成为了殷商嫡脉。

  而箕子胥余却似是赌气般,跑去了十万八千里外的朝鲜半岛,一副‘我和姬周老死不相往来’得架势;

  见此状况,武王姬发也并没有因此而恼怒,而是大方的承认并分封箕子胥余为朝鲜君。

  从此以后,‘周朝鲜君’箕子胥余,便和姬周王室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按照当世史学家公认的说法,应该是:武王分封,而箕子胥余不受;

  对于‘朝鲜君’的爵号,箕子胥余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对于姬周王室,箕子胥余即不承担责任、义务,也不享受任何特权,只是在自己的‘朝鲜国’内捏泥巴。

  所以箕子朝鲜,一般被称为箕子王朝,或殷氏箕子王朝;实际上的国号,也并非是‘箕子朝鲜’,而是:朝鲜。

  而在当世历史研究中,之所以要在朝鲜前加上‘箕子’二字,主要是为了区分箕子朝鲜,以及后来取代箕子朝鲜的卫满朝鲜。

  箕子朝鲜的具体位置,普遍被当世研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