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将兵攻燕,戴罪立功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将兵攻燕,戴罪立功

  将王陵、张苍二人送走,独自留在丰邑行宫的刘盈,不由得陷入一阵漫长的沉思之中。

  在先前,看到一场诸侯王叛乱,就导致关中良家子弟组成的中央军队,与关东地方青壮乡勇组成的叛军自相残杀,刘盈只想当然的以为:诸侯割据势力的抑制问题,绝对是宜早不宜迟!

  尤其是当今刘邦‘开国之君’的身份,以及所剩无多的寿命余额,让刘盈莫名生出了些‘抓紧时间,用老爷子的地位多做点事’的急躁。

  但在经过王陵这一番深处浅出,甚至恨不能掰开揉碎后直接塞进刘盈脑子里的细致讲解,刘盈才终于反应过来:曾出现在历史上的汉室,并取得显著效果的《推恩令》《附益法》《阿党法》等诸多法律条令,为什么不适用于如今的汉室。

  若是细说,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很多,但要是挑其中的重点,其实也就是一句‘时代背景不同’。

  ——在历史上的汉室,这一系列法律条令,尤其是《推恩令》,是在怎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推恩令》的可行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盖因为《推恩令》所奉行的‘诸侯薨,裂诸侯土而王诸子’,正是毫无疑问的‘遗产均分’模式。

  而当今汉室,上到天子之位的传承、储君太子的册立,下到寻常农户分门别户,乃至‘奴隶的后代还要不要做奴隶’等问题,所奉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立嫡立长。

  在这种情况下,《推恩令》被身为统治阶层的天子、中央朝堂推出,并用在同样身处金字塔尖的宗亲诸侯王群体,显然会造成一个非常恶劣的影响。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当金字塔顶尖的群体开始玩儿起‘遗产均分’,那长此以往,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平民百姓,也都会或主动或被动的加入进去。

  而当‘遗产均分’的模式,在平民-诸侯王这个几乎包揽整个天下的阶级区间内成为普世价值,那就必然会对金字塔最顶部造成冲击。

  简单来说,就是全天下都在‘遗产均分’,最终必然会导致天子也被这个问题波及。

  但显而易见的是,皇位、皇权,是不可能有‘遗产均分’这一说的。

  那么历史上的《推恩令》,又为什么能在取得成效的同时,没有引发这个问题呢?

  答案是:历史上的《推恩令》出现在汉室时,嫡长子继承为主的皇位传承规则,早就被天子主动破坏了······

  ——先是开国皇帝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接过了侄子,也就是历史上的汉后少帝刘弘屁股下的天子位,以‘侄死叔继’的举动,第一次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传承规则。

  不过刘恒这一次,倒还能勉强理解为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