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臣,斗胆!!!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尤其是那场为期七天七夜的‘白登之围’后,心中堆积的无尽恼怒。

  夏侯婴至今还记得,那一年,自平城回转长安之后,刘邦说了什么话。

  ——卢绾刚获封,又毗邻边墙,无力调拨燕军便也罢了;他张敖承袭乃父之位,且远边墙数百里,又为何不调兵助朕?!

  喊出这句抱怨之语后,刘邦便似是为了泻怒般,马不停蹄去了趟楚国。

  然后,就是楚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的消息传回长安。

  等刘邦将弟弟刘交封为楚王,又带着已经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回到长安时,让刘邦讨厌张敖的第二件事发生了。

  在平城战役之后,包括刘邦在内的整个长安朝堂,都已经决定与匈奴暂且签订和平条约,以专心平定内部。

  而签订条约,自然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比如和亲。

  在当时,刘邦所选定的和亲人选,便是自己的长公主,如今的鲁元主:刘乐。

  但不出所有人意料,对于刘邦要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去匈奴的计划,皇后吕雉,表达出了非常强烈的愤怒!

  也不出意外的,吕雉这边一怒,刘邦就偃旗息鼓,选了个宫女假扮公主,就给匈奴人送去了。

  至于刘乐,则是被吕后极具效率的嫁给了彼时的赵王张敖,以绝刘邦‘嫁女匈奴’的祸心······

  或许听上去,或许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刘邦堂堂天子之贵,能在‘和亲’这种涉及国家大事的外交事件中,这么轻易的被吕后吓住?

  原本被刘邦用作和亲所用的鲁元主刘乐,能因为吕雉一怒,就嫁给了赵王张敖,成为了王后?

  实际上,在这整个事件中,有一个人,被当时的朝堂、世人,乃至于史学家所‘忽略’了。

  韩王信于马邑献降,又在之后跟随匈奴人一起跑去了草原,那韩王信留下的代地,是由什么人接替防守位置的?

  从后世太史公所写下的那句‘战殁代地,死王事’就不难发现:在汉匈平城战役后,接替因韩王信叛逃而出现空缺的代地防线的,正是那个为史学家极力忌讳的汉开国元勋:周吕令武侯,吕泽。

  这么说来,这看似不合常理的一切,就都合理了起来。

  ——侄女儿要被嫁去匈奴,就算皇后吕雉答应,手握兵权、驻守边墙,又于开国元勋中威望甚高的吕泽,能答应?!

  别忘了,就连刘邦易储的念头,那也是在吕泽战死之后,才逐渐出现在长安的!

  吕泽死前,就算刘邦也已将‘我讨厌刘盈’这几个字写在了脸上,也从来没敢提‘易储’这二字!

  和亲一事暂且作罢,但刘邦对张敖的恶意,却才刚刚开始。

  ——代、燕、赵三国,作为汉室北方最主要的防线,呈倒‘品’字形分布,代在左上,燕在右上,赵在下。

  而吕雉伙同吕泽,将女儿刘乐嫁给张敖这件事,无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