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一言为定!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张多黍,少年的眉宇间,终是涌上些许自责。

  ——虽然汉室的军法中,没有关于‘军粮必须吃完’的规定,且大多数战卒,也都会将口粮省下来一部分,或备不时之需、或留着带回家中,但基本不会有人像少年这样,将口粮留下八九成。

  道理再简单不过:肚子都没吃饱,刀剑都拿不稳、弓弩都拉不开,根本不可能从战场上活着走下来!

  而在少年看来,张多黍找上自己,就是担心自己节省口粮的举动,会影响麾下这支别部司马的战斗力。

  想到这里,少年不忘在心底暗骂几声告密的相当,才面带忐忑的抬起头。

  “弟家中之境况,族兄不是不知。”

  “当年白登,大人冻失手、足之趾,伯兄、仲兄亦如是。”

  “自那时,弟家中生计,便皆指望母亲大人,偏偏去岁,母亲又病重亡故······”

  回忆着自己家中的悲惨境遇,少年也逐渐镇定了下来,似乎有了些莫名的底气。

  “为筹措母亲丧葬之事,弟家中百亩田,为大人分足足七十亩,卖于族兄之祖;”

  “今弟家中,大人合各位兄长,只得以残缺之身,耕薄田区区三十亩;偏偏弟之下,还有妹、季三口······”

  说到这里,少年只面带哀痛的低下头,音量也缓缓低到了微不可闻的程度。

  看着少年再度底下的头,以及落在少年宽大军袍上的泪珠,张多黍也不由长发出一声哀叹,再次拍了拍少年的将头。

  说来,张多黍身旁的这个少年,算是张家寨最悲惨的一家子了。

  汉元年,当今还定三秦,便开始在关中着手授田;张家寨与长安隔渭水相望,不过百里的距离,自是早早得到了属于自家的一百亩田地。

  家中有了田,关中也安定了下来,没了饥寒之忧,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少年口中的三个弟弟妹妹。

  本就有三子,又因为口粮富裕而再添一儿二女,少年的父亲自是对当今满怀感激。

  到了四年前,韩王信于马邑献降匈奴,当今雷霆震怒,在关中集结大军,势要和匈奴单于决战!

  听闻天子征兵,少年的父亲便背上了弓,拿起了剑,甚至带上了年不过十五六的两个大儿子,踏上了那条名为‘报恩’的征途。

  而少年家中的悲剧,也正是自那时开始。

  在战时,一个年过三十,魁梧有力,带着两个儿子的武卒,绝对算得上是军中的骨干!

  但当这样一个由父亲、长子、次子所组成的三人战斗小组,在一场战争中尽皆失去战斗力,甚至失去基本的生存能力时,对于这三人所在的家庭而言,这,就是一场令人绝望的,毋庸置疑的灾难······

  失去仅有的劳动力,甚至背负上了三名伤残的生计,少年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压力陡然增重!

  而少年,也早在应该淘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