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7章 过往数岁,太子在藏拙?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过往数岁,太子在藏拙?

  当刘盈满是郑重的跪下身,说出‘望父皇先赦儿无罪’这数字之时,刘邦的心神,早已为先前那四字所沉迷。

  ——中央集权!

  这是刘邦第一次听到这个丝毫没有不恰,又与自己心中所想完全贴合的词!

  刘邦不知道的是:在整个华夏,乃至于人类历史上,但凡是有志成为贤明之君的帝王,都不可能在这短短四个字面前,保持哪怕片刻淡定。

  盖因为在始皇一统之前,以‘分裂’为主旋律的华夏文化,其迫切需要的,正是这四个字。

  在始皇统一之后,历朝历代深陷三百年王朝周期律,又最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时,使华夏文化始终趋于统一的,也是这四个字。

  始皇一统,为何被古今中外共认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原因,依旧还是这四个字。

  中央集权!

  自始皇一统天下,立秦国祚,华夏文化便被注入了一股名为‘统一’,名为‘中央集权’的基因!

  有了这个基因,华夏文化方得以传延两千年而不止,即便到了两千多年后的新时代,都依旧璀璨于东方!

  与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在公元前踏入文明,同样经历了两千多年更迭,最终到了新世纪,却仍旧四分五裂的欧米······

  贪婪的品味着这短短四字,在这片刻之间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刘邦只深陷于其中,迟迟不能自拔。

  享国近八百年的姬周,因何发展为了春秋时期的数百家诸侯?

  挟一统之大功的嬴秦,又是如何沦落到二世而亡的悲惨下场?

  甚至于,即便到了如今的刘汉,作为开国之君的刘邦,更为何要在花甲之年,岁岁奔走于关东,以图天下安和?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刘邦此刻,心中已是一片清明。

  ——中央集权!

  周之所亡,亡于分封!

  过往数年,汉室所出现的一连串叛乱诸侯,也依旧源于分封!

  而秦之所亡,则截然相反:始皇嬴政,在废除分封、中央集权的道路上,走的太急了些······

  “唔······”

  “原来如此吗······”

  暗地里发出一声呓语,刘邦的目光中,只歉然涌上一抹洞悉的光芒。

  在过去,刘邦只浅显的知道:从周的教训来看,分封制应当废除;但从秦的教训来看,废分封,又不能操之过急。

  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刘邦才会对汉室,亲手打造出‘先分封,后速除异姓诸侯,再缓除宗亲诸侯’的方案。

  但若是说起逻辑关系,刘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直到现在,直到‘中央集权’四个字,明晃晃摆在眼前时,刘邦才终于明白过来:自己过去所做的种种,究竟是为了什么。

  铲除异姓诸侯、缓图宗亲诸侯,最终废黜分封制,以及农本商末、以陵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