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6章 李 孔精彩对决_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楚云飞来了也得胆寒三分。

  如此,特别实验区成立之后,孔捷麾下林林总总的各路精锐部队总和在一起,即便是比起鬼子齐装满员后将近三万兵力的关东军14师团,也多出一倍有余。

  第一次得知这个具体数据的时候,别说是其他人了,即便是孔捷自己也吓了一跳。

  前些时候由于革命形势的艰巨,八路军开始提倡精兵简政,想当初这精兵简政的思路还是孔捷率先提出的。

  一支队自然也做了榜样。

  可谁曾想,这两年下来,说好的精兵简政,部队的规模却是越发壮大,精锐主力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

  当然,效果也是达到了预期的情况。

  精兵简政是为了减轻根据地的负担,凝聚部队,以使部队战斗力更强。

  这在当时的情况看来的确是最适合的政策。

  当时各根据地的经济状况很差,部队储备的军事资源稀缺,再加上多省大旱,而国统区和日军方面又将大量的灾民不断的向八路军根据地的方向驱赶。

  在八路军总部的指导下,八路军全体将士们已经做好了勒紧裤腰带,和老百姓们共度难关的准备。

  结果八路军各大根据地精兵简政还不到几个月。

  在孔捷于总部会议中特别提出的,接收灾民,以人口红利带动根据地发展的思想指导之下。

  各片根据地在短期的困难过后,很快便迅速兴起。

  尤其是根据地原本较为稀少的人口,有了大批灾民的接收之后,劳动力立马充实起来。

  又有一支队的农业部特别提供的大量亩产量极高的优质粮食种子,高产的土豆红薯之类。

  各根据地的农业产业量得到了急剧的提升。

  这有了最根本的保障全体军民填饱肚子的粮食之后,制约部队发展的资源短缺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粮食够吃了,将士们吃得饱,有足够的力气去训练,自然也不必再搞什么精兵简政了。

  就这么着,尽管八路军各部队的指挥员们也有意识的压缩部队的规模和数量,但是在吃饱了肚子,感激八路军的付出,积极响应的热血根据地青年们的踊跃参军下,部队的数量还是蹭蹭蹭的上涨。

  为此,坐镇指挥部的孔捷还特别找来李文杰和徐国安,在商议过后拿出应对的策略:

  “部队新兵的招收必须要制定对应的严格考核,其中,绝大部分指标要从地方军部队以及民兵部队之中挑选。”

  换句话说,咱要招就要招精兵。

  此举同样调动起了地方军部队和民兵部队训练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队数量迅速扩增的问题。

  但即便如此,在短短时间之内,孔捷麾下的精锐部队的兵力还是翻了好几倍。

  用赵刚玩笑的话说:“这次呀,算关东军十四师团倒霉,踢到咱们这块铁板上了。”

  两日后。

  坐镇指挥部的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