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五十五章:华夷之辩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求久安,怎么能够长久呢。自古圣君,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敷衍生息,人口与日益增多,非中国之利,长此以往,也必定会引发祸乱。李相公所言,不过是腐儒之言,大唐难道是以恩义使突厥臣服的吗?”

  “当时,乃是我唐军奋不顾身,战胜他们,方有今日。凭借给予人土地,册封他们官职,赐给他们钱财,便可使他们屈服,这是我从未听过的事。历来对胡的策略,成功的都如秦始皇击北胡,汉武帝逐匈奴一般,而使四境安定,恩赏和厚赐,绝不是长久之道。可是李相公却直指臣有私心,臣历来就事而论事,何况今日涉及到的乃是国家的根本大事,我岂有私?”

  那李如意听罢,心里不满,还想继续争辩,却见魏征愤怒,此时便不好再说了。

  只是显然,这一番争论,其实也是整个庙堂上的缩影。

  在对外的政策上,像魏征这样的人有不少,而如李如意这样的人,也是大行其道。

  这一次的交锋,不过是一次小小的冲突罢了。

  而对于李世民而言,显然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某种程度而言,李世民既想学汉武帝,又想学光武帝。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汉武帝强是强,可某种程度而言,他的对外政策,却需不断的征战,以至到了现在,汉武帝的名声并不好。

  反而是光武帝那样,被后世称颂,对于李世民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只是……李世民还是颇为犹豫,或者说,时局已经变了,若不是陈家开始在关外立足,李世民可能毫不犹豫地采纳李如意这样人的意见,毕竟以仁义而使人屈服,吸引力远远大于用战争来屈服别人。

  别人做不到的事,我李世民能做到,是不是很厉害?

  李世民毕竟已经在军事方面,证明了自己超卓的能力,他对于这种征服的功绩,其实已经不是很看重了,就好像有人体育得了满分,当然会想复习一下语文。

  他如今所追求的是,是文成武德。

  可现在局势大变,他无法严令陈正泰释放突厥奴,毕竟陈正泰是自己人。

  因而李世民自然在此时,不会表露自己的态度,这个时候,任何的表态,都可能鼓励朝臣们继续争议下去。

  于是这一场争论,最后只有无疾而终。

  魏征依旧显得怒不可遏,他今日也没心思去财政部办公了,虽然财政部现在刚过构建,大小事务都需魏征处置,可魏征心里有事,还是决心下朝之后,立即去见一见陈正泰。

  到了郡王府,在书斋见到了恩师之后,魏征便开门见山的直接将朝中的事大抵的说了出来。

  其实陈正泰本也该参加今日的朝会的,不过他想到好像这朝廷有自己和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