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章 女性择偶的心理及主要类型_女性心理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恋爱择偶是成年的自我对儿童期父母感情的重新修正。一位美国学者曾经对女大学生的择偶心理做过一项调查,女学生们从一大堆男人的剪影中先找出最像父亲的形象,再找出最像自己所期望的未来丈夫的形象。结果显示,这些女学生挑选的未来丈夫的形象不是极像自己的父亲,就是完全不像。

  (二)物以类聚说

  许多学者认为,每个人在选择伴侣时,都在寻找最像自己的人。这与古代中国的“门当户对”有所不同,门当户对主要指家庭地位,而相似性的寻找不但在容貌、气质、学历、智商上要相配,个人的政治观念、信仰、工作职业、为人处世的态度也要相似,最好个人的兴趣、爱好也相同。这就是同质性择偶学派的要点。有学者认为,人们的自恋倾向可能是导致此种想法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选择了与自己相似的人,他们就又可以再度与自己相爱了。有些同质派学者则提出人们在择偶时,在心理上有15个因素在起决定作用:

  (1)类似的价值观;

  (2)类似的人生努力目标;

  (3)类似的智慧与教育背景;

  (4)双方家庭类似的哲学观点;

  (5)彼此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力;

  (6)相互的生理吸引力;

  (7)对婚姻与性的健全态度;

  (8)对婚姻的高度承诺与期望;

  (9)类似的人格特质;

  (10)对养育子女有接近的看法;

  (11)双方都有固定的经济来源;

  (12)年龄很接近;

  (13)双方的兴趣与爱好很相似;

  (14)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15)都愿意接受婚前的辅导。

  同质性择偶理论认为,同质因素在择偶过程中有重大的影响。同质理论还认为,一个人的择偶对象不仅由个人选择,而且会受到父母、朋友、亲戚的影响,也深受社会及文化规范的制约。

  (三)取长补短说

  美国社会学家温奇曾经提出过择偶互补理论。他认为爱情是个人需要的一种表达方式,可能是意识,也可能是潜意识的行为。一个人在幼年期的成长中欠缺某些经验,成年后就会在伴侣身上寻求弥补。温奇认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要,如谦卑、成就、接近、独立、顺从、统治、敌对、抚养、被肯定、性满足、争地位及求助等。男女选择伴侣的过程实际是发现能给予自己最大心理满足对象的过程。他提出,一位支配欲很强的人,会选择一个意志薄弱、很顺从的人;一个强健的人,会选择一个很纤弱的人,这就是“互补作用”的结果。温奇曾对美国25对新婚夫妇进行过一项配对实验,先将个人的性格分别做一调查,然后按其背景材料以匿名方式加以匹配,结果发现其中20对竟然都被他对上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