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9章 前人栽树_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咱想不明白,”朱元璋环顾四周,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咱知道那黄道婆,织东西织的好,之前那阵子,在江南还兴起过一阵纺织热潮,

  可黄道婆那东西咱能看明白,最起码,弄出来的东西确实是不一样,

  可到这,咱却看不明白了。”

  不光是老朱,在纺织机前坐着的马氏,趴在纺织机上的朱权,哪怕是亲手把这纺织机倒腾过来的工部官员杨荣,都基本没一个明白,

  主要是,这东西的设计实在是太简单了,简单到,懂点木匠活的就都能做出来,

  偏偏这么简单的东西,却产生了让朱元璋想都不敢想的效益,

  朱雄英在旁暗笑,平时想看到爷爷这么茫然的样子,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小小朱没急着解释,而是在一旁,准备着继续欣赏一会爷爷的表情,

  爷爷口中的黄道婆,便是元朝时的一女织户,传闻她在崖山一带学到了崖山妇女代代相传的纺织技术,黄道婆将这纺织技术推广到了整个江南地区,掀起了一阵棉花革命,

  但可惜的是,哪怕是纺织技术变革了,可都是小家小户在做,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工厂生产,规模一直是小家庭作坊式的,

  黄道婆纺织技术改革,便是元朝时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华夏民族的一个重要节点,

  像是在课本上讨论的资本主义萌芽原始积累,其实早在元朝就可以开始了,

  “大孙儿?”

  朱元璋向大孙儿投出了一个求助式的视线,

  “唉,爷爷~”

  “大孙儿,你能不能给咱讲讲这东西到底是咋回事啊?这玩意儿看着太简单了,咱也不敢用啊!”

  马氏也在旁边附和的点头,脸上还带着点淡淡的恐惧,

  以前这台纺织机完全颠覆了马氏的三观,

  别看朱元璋和马皇后,贵为皇帝和皇后,但他们的思想,依然停留在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思维上,

  小农家庭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付出多少,收获多少。

  你要说这纺织机是两倍、三倍产量的出,那朱元璋跟马氏肯定是狂喜,

  但这八倍九倍的产量,真把二老给吓坏了,还以为这是啥邪淫方术呢,

  朱雄英走到纺织机前,这才细细的看了过去,他这台纺织机是出自于一个小长工,但其中的每一处细节,基本都无可挑剔,

  别以为一个普通的小长工就做不到这种地步,但凡看过亲眼看过古代出售海外的织物,就都会被震惊到,难以想象,那么精美的织物是用手做出来的,

  与复杂精美的织物相比,在中华儿女的妙手下,这台纺织机还真不算什么,

  “爷爷,奶奶,您们看。”

  朱元璋和马氏赶紧顺着大孙儿的手看了过去,不光是这二老,朱权和杨荣也是满眼好奇的跟着瞅了过去,

  “正常的织机是梭子横着进对吧?如果把这织机倒过来呢?”

  杨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