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光有同情,改变不了现状_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做到最好了吗?

  以人力之极,他已然做到了极限。

  老朱没有大孙儿那般批折子的速度,他一批就是一个整天,十几年如一日的批,在大孙儿接手之前,朱元璋没有一天请假,一天懈怠。

  朱元璋食不浪费,衣不奢靡,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这片江山。

  或许,他对家人的偏爱,惹出了不少祸事,但我们无法苛责他。

  因为,这是朱元璋最后为人的锚点。

  如果他连家人都不爱了,也没有丝毫感情了,只是一味的批阅政事,处理政事,

  那么,就很难称之为人了。

  朱元璋自洪武二年下江南后,再没有出过京城一次,能做到大明朝堂稳固,国事不乱,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了。

  可听到杨士奇的描述后,朱元璋还觉得不够,老朱知道自己要退了,可原本安享晚年的想法,在迅速消失殆尽,

  是不是咱退位之后,还能为这江山做些什么?

  老朱还没想好,但老朱觉得,不该就这么停下享受。

  “士奇...”

  朱元璋开口,他意外的发现自己声音很沙哑了,老朱清了清嗓子,重新说道,

  “士奇,很好。

  爱民如父...好啊,咱要把你这话贴在外宫各府院之上!

  尔食尔禄,民脂民膏,这么浅显的道理,有多少人都忘了啊?!

  咱经历过那苦日子,咱也知道,但凡有个生计,有口吃食,谁他娘的天天念叨那老龙王爷啊?念叨来世啊?

  是咱,还没做到位啊...”

  老朱颓然的摇摇头,哪怕天灾不可避免,可在大明天下出现这么多受灾的百姓,还是给老朱带来了极大的挫败感,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一般。

  可这是在外人面前,老朱的脆弱也只是出现了一瞬,

  闭目一会,重新睁开后,又是精力无穷的洪武爷,

  “这些教众越聚越多也不是事,难免被有心人利用,身为教主,你是怎么做的?”

  到底是洪武爷,思维跳跃极快,

  哪怕教众都是可怜人,朱元璋也理解,

  但光是让他们聚众也不是事,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朱元璋转换情绪之后,第一件想到的事情就是,

  维稳。

  杨士奇行礼道,

  “陛下,微臣进京前,早已把白教解散,现在已经全部打散到各个州府,

  各州府受灾之后缺人得很,微臣已经与各州府衙门协商过,让这群教众以工代赈,最起码得给他们一个能吃上饭的活计做。”

  教众打散,是为了不聚众。

  以工代赈,是为了让他们能吃上饭。

  很明显,刚才杨士奇说出的话,就是对这些教众有恻隐之心了。

  但,在实际解决办法上,杨士奇完全没有感情用事,解决的极其漂亮。

  只要看到白教教众那副惨样,除非是天然心狠手辣的大恶人,寻常人恐怕都会生出怜悯之心,杨士奇也是人,也不脱俗,他也为白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