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3章 此战过后,休养生息_八岁瞎眼圣孙,开局爬出大明皇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到大孙儿听进去自己说的话了,朱元璋长舒了一口气,

  把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并不是有责任感的表现,这只是自负,

  朱元璋活到现在这个岁数,仍然在不停的犯错,也仍然在不断得吸收着新的知识,

  虽然咱大孙儿厉害,但也不必在自己身上压太多担子,

  老朱知道,大孙在养老金计划这事儿上面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可就像朱元璋之前说过的那样,任何制度停留在方案的时候,看起来都完美无缺,挑都挑不出错误,

  可真要到施行阶段的时候,那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就找上门来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不要凭白内耗。

  朱雄英思考了片刻,

  开口道,

  “爷爷,咱们还要与帖木儿打仗,吞下整个这一片后,是该要休养生息了。”

  老朱认同的点头,这几年南征北战,取得了无数的丰功伟绩,也正是这些光辉的战绩,暂时把矛盾压下来了。

  像汉武帝横扫匈奴,打得是震撼天地,但实际上是驱逐了匈奴,也险些把汉朝打没了。

  穷兵黩武的结果,就是如此。

  如果不是汉武帝后面两任皇帝都是明君,又好好休养生息了两代人,汉朝是真得被起义推翻了。

  汉武帝前面有文景之治,后面有昭宣中兴,

  前前后后四代人,才养出一个汉武帝开塞出击的伟业。

  而,明朝现在这个阶段,是比汉武帝那时候武功更盛,

  而且还不只是因为朱雄英这几年打得这几仗,从明朝建国以来,一直在打仗,完全没闲过。

  要不是经济稳住了,还真不好说会发生什么。

  “至于现在府兵制的问题...”

  朱雄英又是沉吟了一会,思考着能不能像加分制解决南北榜问题一样,在现代制度中寻找答案,

  如果用年年募兵军训的方法,保持战斗力呢?然后几年一退伍,这样可以保持住军训时将士的战斗力,以应对塞王调兵之需。

  但,这招明显不可行,

  古代的青壮年是王朝绝对主力,他们不仅是农民的生力军,也是军队内的主力军,

  如果弄出来个军训,从各地定期调人训练,还不如直接雇佣职业军人呢,

  而且,与现代发达的交通系统不一样,就算朱雄英把路弄出来,这些青壮年流动的速度也很慢,一来一往,那就是白白耽搁功夫。

  义务军和职业军,

  真的很难取舍

  雇佣职业军人就像特效药一样,能立竿见影的解决所有义务军的问题,

  可如果一个控制不好,所产生的结果就太大了,唐朝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这种结果是不可逆的,

  说到这,朱雄英忽然觉得,塞王手里的兵马也得控制,最起码得开始思考该怎么办了,

  因为塞王手中兵马也是职业军人。

  朱元璋也眉头紧锁,这事是真不好办,税收改革牵一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