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1章 京营_明末造反专业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凤梧又诚惶诚恐的捧着茶杯接了茶,回道:“吴帅,末将之前也了,朝廷倚重将门,是无奈之举,既然是无奈之举,自然就有不少的问题。”

  周凤梧啜了口茶,道:“将门把持高位,父死子替、兄死弟继,寒门将官基本没有出头之日,只能依附于将门,而父子兄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少,多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将门衰,便是军势衰,大明国初之时能北逐漠北,至明中期之后,却是步步退缩,困守于长城之中,与将门一代不如一代,而寒门良将又出不了头有很不少关系。”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吴成点点头,周凤梧自己就出自将门,却如此评价将门,可见其对将门意见之大。

  “吴帅的是.....”周凤梧点点头,继续道:“除此之外,将门之中全以家丁多寡而成势,家丁多则将门兴、家丁少则将门衰,故而作战之时常常为保存家丁而梭巡不前、抗命不遵,甚至各自为战、临阵脱逃,大明各军,千人之内的战斗连东虏都时常吃亏,可一旦要打起上万饶大仗,各家都怕把自己的家底拼光了,谁敢奋勇向前?所以面对东虏才会屡战屡败!”

  “而且将门植根于本土,又有家丁为依托,自成体系,导致朝廷既无法插手,也没法对将门子弟重惩,军法便渐渐不可行,比如启元年,杜文焕镇守延绥,朝廷诏其集兵援辽,杜文焕有意遣兵出河套,捣巢以致寇,引来河套诸部的报复,寇掠延绥、屠戮边关百姓,朝廷集延绥边军援辽的计划也就此搁置,但杜文焕不过是解职待勘而已,不久后又重新起用。”

  “如此来,我们在柳沟之战中消灭了杜文焕,也算是给边关遇难百姓报仇了......”吴成耸耸肩:“这大明的将门都是如此,东虏不敢碰、北虏咬软肉,对付起咱们这些义军,却是个个奋勇争先。”

  “对付义军,不会损伤家丁,白捡的功劳,谁不喜欢?”周凤梧顿了顿,脸上又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神色:“但武乡义军全歼曹文诏杜文焕、灭张凤仪、又在通许攻灭四千川军,与武乡义军作战也会大损家丁,此事恐怕已经流传于将门之中了.......左良玉逢武乡义军便逃,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吴成自豪的笑了笑,轻轻点零头算是默认,周凤梧理了理情绪,继续道:“除了这些之外,将门自成体系,朝廷强势之时,还能有所控制,可一旦朝廷弱势,将门就往往会不听朝廷调遣、督抚节制。”

  “曾有人言:将门长期镇守边陲,视之犹闾里故旧,与塞外部落马蹄络绎,声息时通,厚利甘言,往来不绝,兴贩殖利,其物力则猗顿、陶朱也,其苍头、义儿皆拖曳金紫、布列偏裨,而足以贫人、富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