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5章 易难_明末造反专业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嗣昌暗暗一叹,抖擞精神,答道:“陛下慧眼,先易后难确实是臣专为对付流寇匪贼而制定的策略。”

  “陛下,流寇匪贼数十部,诸部有大有、有弱有强,有死硬到底的,也有欲受抚投诚的,不可一概而论,当针对各贼采取不同的策略,先易后难,逐步扫除诸贼、孤立巨寇,然后可集中军力围剿之。”

  “诸部反贼之中,如今以武乡贼、闯贼、张贼三部最为猖獗,其中武乡贼植根于沁州,实力最强,闯贼盘踞辽州,实力次之,张献忠张贼只占据一些县,尚处于流动造乱的状态,实力最弱,其余贼寇,要么是流窜四方的流寇,要么是势单力薄、兵弱人少的妨,一支精兵便能尽剿之,不足为虑。”

  “故而朝廷首要打击之目标,就当放在这些势单力薄的妨流寇之上,一则无需耗费太多人力军力和钱粮便可收获功效,二则此类盗匪流寇战力不济,不能给官军造成巨大伤亡,正好借此练兵,三则此类盗匪流寇力量弱,故而易将其逼入绝境,穷则思变,待其势穷,便能效王自用之事招抚之,借其军力壮大官军,三则荡平此类贼寇,亦能孤立武乡贼等巨寇,朝廷也能集中精力对付他们。”

  “对付三大巨寇,亦当行先易后难之策,张贼无稳固的州府地盘,可先逐灭之,闯贼新踞辽州,根基不稳,攻破辽州,便能逐灭之,武乡贼扎根沁州日久,乡野民也对其笃信颇深,此贼最难对付,必须分割其与其余巨寇的联系,集结数十万兵马四面围攻,除了沁州三城,四野乡寨也要清理一遍,否则不能将其连根拔起,要平灭此贼,朝廷也要积蓄足够的实力,故而此贼当留待最后再处置。”

  “武乡贼.....如此难对付?”崇祯自言自语了一句,问道:“先易后难,此策倒是有些道理,但若是放任其不管,日后岂不是制无可制?”

  “陛下,先易后难之策,不是放任巨寇不管,而是在和他们抢时间,要对付这些巨寇,朝廷没有十余万可战之兵、数百万粮饷准备、数年攻伐拉锯是绝不可能的,朝廷也需要时间积蓄力量,在此期间,自然也得想方设法的削弱贼寇!”杨嗣昌解释道:“陛下,之前锦衣卫在沁州所行之事,臣以为便是弱贼根本的良策,但许鼎臣无能,不能内外配合以弱贼寇,使武乡贼能安然处置内部的锦衣卫,再转兵歼灭山西官军。”

  “如今陛下既然准备将许鼎臣拘捕入京,可择一良臣接替山西巡抚之位,抽调一支可战之兵为其资本,锦衣卫造乱于内,这支强军呼应于外,使武乡贼两不相顾。”

  崇祯点点头,示意杨嗣昌继续,杨嗣昌理了理思绪,继续道:“先易后难之策,还有两策必不可缺——足兵足食、借民之力。”

  “朝廷官军欠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