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119 旷然散我愁-3_帝国的黎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劝农是一年的大事,明天还要早起。”“恩。”慵懒的声音低低切切道,“起不来也不许怨我,你自己才是大懒虫。”

  房门外,春雨淅淅沥沥,仿佛有人轻轻在叹着气。

  自从夏国向河中不断移民以来,土地开垦越来越多,劝农大典一年比一年盛大庄严。康国世子替老国王代劳劝农典礼,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春雨贵如油,在这天前夜洒下的一场春雨,被人们视为天降祥兆。康居城外一片高台上坐满达官显贵,高台下面有一片大约百余亩的土地,土地外面早已人山人海,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快看啊,那就是小康王殿下。”

  “嘿,这年头村里只剩下老弱妇孺,还有这么多棒小伙子!”

  “是啊,连牛马都不够用了。”

  “他们扶着那个怎不是犁啊?那又是什么农具?”

  农田边上,百姓们围得水泻不通,一边一串串鞭炮点燃,霹雳啪啪声响过后,外围的百姓们大声喝起彩来。除了参加大典的官吏百姓,还有许多变戏法,耍杂技在外围表演,小贩们穿梭其间,叫卖喧哗之声不绝于耳,场面显得十分的热闹。

  今年的劝农与往年又有不同,因为河中的成年男丁大量出征,春播大部分要靠健妇、老人和少年来完成。大丞相府几经斟酌,决定逐步在河中推广节省人力畜力的免耕法。这种耕地的方法是长安学士府大学士徐昉提出来的,已经在长安试验和小规模推广了将近十年,因为与传统主张深耕的耕作方式大异其趣,所以一直没有大力推广。河中未来几年的人力吃紧,却是促使丞相府最终下定了决心,在河中推广免耕法。

  从徐昉的经验来看,免耕法不必收割秸秆,播种前不需多次犁地耕地,能大幅度地节省人力畜力,还能孕养土地的肥力,小幅度增加粮食的产量。它的弊端是杂草丛生,病虫也会一年比一年增多。河中缺乏耕地的人力,但是,剩下的老弱妇孺还有不少,往后数月可以加大拔草的功夫来弥补。病虫害也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几年后再深耕一次,破坏土壤中潜伏的虫卵,便能防患于未然。总之,推动免耕法虽然有一定的风险,却是丞相府在当前情势下所能做出的最好决断。

  “殿下,”王宫内官小心问道,“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了。”康德义点点头,双手扶住了播种机的犁梢。

  他是普通的农夫装束,短棉布衫裤很单薄。虽然天气并不温暖,但干起活儿以后,自然就不会冷了。在康德义身旁,二十多个军士各自扶着自己的农具。农牧曹每次推广新技术,都是先教会军士,然后通过军士来指导为数众多的荫户。为了在劝农大典上用免耕法播种,连同康德义在内,这些军士都练习了多次,以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