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一日三连奏,新人整顿职场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章一日三连奏,新人整顿职场

  十月初一,清晨。

  苏良台谏生涯的第一道弹劾章疏终于滚烫出炉。

  他将此章疏直呈禁中,且又抄录一份,命吏员送往了中书省政事堂。

  这道弹劾章疏,弹劾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大宋的整个台谏系统。

  其名为:《台谏官害病疏》。

  苏良认为,当下的台谏官已呈现病态化弹劾趋势。

  一些人完全是为个人清誉而弹劾,为仕途高升而弹劾,为党同伐异而弹劾,而忘却了为“正君臣扶社稷”而弹劾的初心。

  他将此风气定义为:某些精致利己官员的病态化诡辩表演。

  此病症不治,大宋难兴。

  他建议,应肃清台谏纲纪,不以章疏多寡定升迁贬黜。

  苏良这一奏。

  可谓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自太祖开国以来。

  台谏官一直掌控着朝堂的话语权,也有互相弹劾者,但无人认为台谏风气不正。

  像苏良这种直斥御史台和谏院风气不正的奏疏。

  还真是大宋头一道。

  很快。

  此章疏便从政事堂传到了枢密院、御史台、谏院等多个衙门。

  那一句新颖的言论“某些精致利己官员的病态化诡辩表演”迅速传播了出去。

  谁是精致利己的官员?

  谁在朝堂上进行病态化诡辩表演?

  免不了一些人会对号入座。

  监察御史刘元瑜看过此疏后,当即就炸毛了。

  立即写章疏弹劾苏良,称其沽名钓誉,小题大做,侮辱台谏之名。

  ……

  苏良深知,一道《台谏官害病疏》并不足以引得官家重视,甚至会进行大事化小的冷处理。

  午后,他的第二道弹劾章疏出炉。

  名为:《台谏官害事疏》。

  这份奏疏的中心论点为:某些台谏官员进言,往往本末倒置,经常以私党、私德为由头,将朝廷政事转为对某个官员的人身攻击,逼其不得不请辞外放。

  其心在阴暗沟渠,而非大宋朝堂。

  此心思,不但会贻误国事,还会导致官家与宰执们对某些政事做出误判。

  这种心术不正的臣子,理应驱离出台谏。

  这一奏。

  连御史中丞王拱辰都坐不住了。

  他亲自撰写章疏递向禁中,亦是认为苏良在哗众取宠,小题大做。

  王拱辰乃是御史台主官。

  御史台的任何过错,他都有失察之责。

  中书省的相公们看到这两份奏疏后,心情都是高兴的。

  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台谏官员内斗。

  这样就没功夫去找他们的麻烦,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与此同时。

  监察御史包拯看过苏良的奏疏后,大为赞赏,认为台谏确实存在此等陋习,当即也撰写奏疏,力挺苏良。

  还没完。

  黄昏时分,苏良第三道弹劾章疏出炉了。

  名为:《台谏官害命疏》。

  相对于前两道章疏。

  这道章疏的名字都有些吓人。

  此道章疏的核心要义为: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