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8章 罪己诏,泪目,得民心者得天下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罪己诏,泪目,得民心者得天下

  垂拱殿内,阒静无声。

  赵祯依旧在回味着苏良的话语。

  一旁,两府三司的相公们也都不敢出声。

  这样一次重大的决策失误,谁都不愿承担,也承担不起。

  赵祯思索了片刻后,站起身来,道:“民心不可失,朕当为此事担主责,罪己诏,朕来写!”

  陈执中正欲开口。

  赵祯大手一摆,大步走向了偏殿,他下这个决定,非常不易。

  当即,众臣也就都散了。

  当日晚。

  大河分流六塔河决口,死者不下千人与官家将写罪己诏的消息,便在各个衙门传开了。

  官员们都甚是惊诧。

  回想起自己与苏良、欧阳修争论的模样,只想打自己的脸。

  这要放在后世的史书上。

  孰忠孰奸,孰贤孰庸,一目了然。

  而官家要写罪己诏,更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

  深夜,苏宅,卧室内。

  苏子慕早已睡下。

  苏良双脚泡在木盆中,闭着眼睛,唐宛眉为其轻轻揉捏着肩部。

  此刻,是苏良感到最幸福的时刻。

  唐宛眉明显感觉到,今日的苏良有些疲惫,便没有多说话,只是安静地为其揉着肩膀。

  片刻后。

  苏良突然拉住唐宛眉的手,道:“眉儿,等咱们都老了,就回扬州,买条船,我捕鱼来你采莲,如何?”

  唐宛眉探身,将脸颊贴在苏良脸上,笑着道:“好,只要和你在一起,做什么都行。”

  这一刻,苏良觉得自己的精气神全回来了。

  ……

  翌日,天大亮。

  中书连发两道布告。

  其一,告知全城,大河东流、分水六塔河之策在执行中出现严重事故,导致大河决堤,朝廷已在全力救助灾民,并倡导有去河北的商人,尽可能地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

  其二,赵祯亲自写了一篇长达六百字的罪己诏。

  “大河东流,崩于六塔河,伤亡不下千人,此尽皆朕之罪也。”

  “朕受命乾坤,应足天下之民,然朕不听谏言,不敏于德,不明于政,不知体恤民力,致大河肆虐,民不聊生,朕痛自刻责。”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朕为天下生民之主,灾害于民,不若移灾于朕身……”

  ……

  苏良看完赵祯的《罪己诏》后有些泪目。

  尤其是那一句“灾害于民,不若移灾于朕身”,完全就是赵祯“仁德”的体现。

  此两道布告一发。

  就好像两道炸雷在汴京城的上空炸响。

  百姓们对大河决口,感到的是惊诧、同情和无奈。

  但对赵祯的《罪己诏》,感到的则是温暖与感动。

  汴京城的书生学子们,哪里见过如此赤诚的罪己诏,纷纷议论了起来。

  “官家仁厚,将河患之罪归于己身,我等生逢如此明君,实乃万幸,理应立报国之志!”

  “好一句‘灾害于民,不若移灾于朕身’,历朝历代之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