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0章 全民大讨论,苏良返京(求月票)_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由得瞬间明白了。

  这些人的目的简单而又直接。

  为了仕途。

  地方主官升迁,考察标准有很多,如劝课农桑、平决狱讼、官声好坏、赋税多少等。

  但是最硬的指标,便是税赋。

  一州之地,税赋高者,便是富州,升府的主要标准要是税赋。

  而齐州的招商之法,最大的功用便是能够提高税赋。

  这些州府主官们,自然也想提升税赋,以此升迁。

  赵祯看后不由得笑了。

  此目的虽有些功利,但这种上进心还是值得褒奖的。

  杜衍拱手道:“官家,臣以为,齐州招商之策可不可行,该不该行,最重要的策略本身,而今全凭‘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还远远不够,若真行此策,还是应拟定具体细则,判其优劣,方可执行!”

  赵祯点了点头。

  “确实。传朕旨意,令王安石、司马光,应该还有苏良,拟定详细的招商之策,而后廷议!”

  “臣遵命!”杜衍与吴育同时拱手。

  很快。

  御史中丞王拱辰便知晓了数名知州请求习齐州之变的消息。

  他不由得勃然大怒。

  “蠢货!一群蠢货!只看得到眼前利益,却全然无视官员之德,向铜臭低头,实乃士大夫官员之耻!”

  “不行,我要再写奏疏上谏。我王拱辰要为天下士大夫官员立言!”

  “百年之后,后人定知我王拱辰才是真正为江山社稷着想,那群哗众取宠,高声喊百姓是主人的斯文败类,必将遭到天下官员的唾弃!”

  在王拱辰心里,自入仕途以来,自己便为大宋朝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是整个朝堂最努力且德行最好的官员。

  但小人实在太多,导致他一直处于受压迫的状态,甚至可以称之为怀才不遇。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

  齐州州衙,一大清早。

  苏良、王安石和司马光三人,打着哈欠从书房慢慢悠悠走了出来。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

  三人一夜未眠,共同写出了一篇《官招商书》。

  而此刻,赵祯令他们撰写招商之策的旨意还并未传来。

  三人很清楚。

  汴京城吵得再热闹,没有可行之法也是白搭。

  很多人看到的只是表面。

  以为知州坐在官道上,通判守在驿馆中,就能繁荣本州商贸了。

  怎么可能!

  知州坐官道,通判守驿馆,表达出的是当地主官对商贸的态度,而苏良用此法最初要解决的是齐州“剪径者众”的谣言。

  以官员招商,考验的是官员的人格魅力以及需要本州百姓和商人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缺一点都不行。

  此篇《官招商书》,便是讲述如何利用地方主官身份,繁荣商贸的细致做法,并谈到了多个州府间的商贸联合,甚至对边境边境榷场和海上贸易也提出了一些看法。

  因西夏的存在,丝绸之路已经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