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教学路线_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闲与汪洋穿过夜色。

  即将分开各回各家的时候,方闲如此对汪洋畅吐内心苦闷。

  方闲自己的步子,走得太过于着急了,如果把他现在和李球这样的硕士研究生放在一起,那不用说,博士来了都没用。

  如果把方闲放在只需要做手术的地级市医院,那更加不用说,主任来了,面对方闲都够呛。

  但是,把方闲和汪洋以及林辉这样的人放在一起,因这两个人,比方闲都要各自多将近十年的积累,方闲是真的在思维上追不上他们。

  甚至就连周希音,在一定程度上,科研思维以及整合创新能力,都要比方闲更强一些。

  这与方闲个人的资质有一定关系,当然也是积累不够,远远达不到厚积厚发的程度,更别提是厚积薄发就够用的层次。

  “你也说了啊,慢慢来。”

  “方医生,你一定记清楚,你今年才二十七岁。”

  “二十七岁,在任何领域都可能成为教授和专家,但唯独医学几乎不可能,就算是周成教授,他也是在接近三十岁的时候,才评上了副教授!”

  “而这样的速度,已经是非常快速了。”汪洋笑着回。

  名誉,谁不爱?

  如同钱一样,名誉这个东西,只要不是沽名钓誉得来,凭本事拿到的,所有人都爱。

  教授这个头衔,戴在头上,最舒服的一点就是颇有一种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

  而这样的成就感,与医生治病救人比较特殊之外,其他任何职业都很难与老师媲美。

  而身为教授,带一个师门出来,这就是真正的需要言传身教,仿佛是把一个萌新医学生,从天线宝宝级别,带成一个成熟的医生。

  这就是医学传承必须要走,而且亘古不变,只要人类的文明还在延续,教学就必须存在!

  华国因为以前教学的一部分保守理念,可能丢掉了多少东西?

  即便无法证实,但肯定丢掉了许多瑰宝级别的技能。

  包括现在的汪洋,也希望有一个学生,可以把他目前整理的这些理论,给传承发扬下去,看到自己栽种的种子,广布天下。

  “洋哥,不说了,明天还有手术。”

  “你我都还年轻。很感谢能遇到洋哥您这样的人。”方闲微微拱手。

  汪洋也点头:“我也是一样。休息去了。”

  两人别过,方闲回头看见汪洋扫码骑车消失在街道中后,莞尔一笑。

  他啊,的确是感谢能够遇见汪洋这样的人物。

  在一个小住培之前,方闲都无法知道,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还有周希音这样的天才,年纪轻轻,竟然就有那么多3级技能,而且还有一个不能展示出来的5级技能。

  那时候,方闲的世界里,就只有管床、练习技能,然后努力成为一个硕士研究生,拿到研究生的学历学位。

  在进创伤中心之前,方闲压根不知道,湘南大学附属医院里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