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 认知与知识载体_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这个话题。

  因每次只要她一提自己的父亲,那么话题就会彻底转移,要么就是对方直接心理崩溃得直接热情洋溢,要么就是崩溃得无话可说。

  “周教授真的是一位奇人。”方闲如此感慨着。

  “师兄,你知道一种说法嘛?就是医疗技术的高级体现,就是理论成稿,更高级的体现,就是承载于客观的物体上。这就叫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周希音适时地这般说。

  “是啊!”

  “医疗技术的高级体现是理论,更高级是载体。”

  “不过一般人,哪里能够做到理论和载体这一步啊?”方闲微微摇头。

  想要成理论,就千难万难,也就是他现在跟着徐凤年教授混,在自己叔叔的灌输下,勉强促成了一些理论的长进。

  这是新的理论和认知,但要有知识的载体,则需要更进一步。

  就外科最关键的手术刀,国产能够做的也就是低中端。比如说普通的电刀、柳叶刀、尖刀这些。

  比如说等离子电刀,超声骨刀。

  则由于技术被垄断无法生产。

  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不是目前才发达,而是一直发达。

  也不是一两个方面发达,而是方方面面,技术水平都要比华国更高,即便目前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很强,但也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方师兄,你也是有机会的。”

  “或许你不能创造,但你可以推进,用你的技术,去推进。”周希音又如此说,像是在安慰,可她的语气和表情都认真,又不像是安慰。

  “推进?”方闲有些疑问。

  “对,就是推进。”

  “其实有一些东西,不是它不够好,而是目前还没有比较合适的方法,证明它更好。”

  “而要有这样的证明,就必须有客观的数据。要得到这样的数据,在医学技术方面,5级技能的数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如果在同样的水平下,使用不同的器械,哪个的预后更好,那就是更好。”

  “或者说,不用很精湛的医疗技术,仍然能够达到精湛医疗技术所能够达到的预后,那也就是更好,可如何管控住这样的偏倚,是最致命的一个问题。”

  医学研究中的偏倚是指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要在研究工作中完全避免误差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对于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误差,我们要在临床研究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尽量加以控制和预防,以使研究结论更符合实际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讲,偏倚是抽样调查所无法避免的误差。也就是说,只要是抽样,就会产生偏倚。

  相应地,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偏倚,只能通过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