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章 新的高度(求月票)_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优势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东西,则是可以慢慢推广到临床中,被当作一种广谱性质的理论进行学习和印证的。

  同样的,5级技能,还能够配合下来,作很多基础的开发。

  甚至对一个病种的治疗方式,从源头上进行更改与重新定义——

  而这,就是基础医学技能能够做到的,但是专科基础技能,做不到的!

  因为专科基础技能带着一些技巧性的东西,那么它的适用性就被削减,因此他的广谱适用性不强,推广程度以及可开发程度和可塑性不强。

  徐凤年教授闻言看向方闲:“所以你愿意和我一起重新对毁损伤进行推演,或者是进行一些尝试性的治疗模式的修改和修正?”

  “你为何不找你们本院的老师?”徐凤年直接戳破了方闲问题的核心。

  方闲这竟然是要开始做课题了?

  方闲还这么年轻,在徐凤年教授的固有思维里,距离方闲开始接触课题,至少还有三五年的时间,那时候方闲的年龄、火候等都才到位。

  他甚至更加注意的是方闲的年龄因素,而不是他的专业技能因素以及综合能力。

  方闲则抬头,先暂时中止了自己的操作,继续说:“徐老师,您刚刚不是讲了么?目前国内在做这样的毁损伤重建的医院,不超过3个,我们湘南大学附属医院,目前也不做这个。”

  “与其漫无目的的找,有一个现成的老师就在这里,我肯定愿意找您的。”

  方闲的语气可随和了。

  只是方闲这样随和的理由,在于他自己要做的一种试探——

  那就是,如果自己和徐凤年教授开发出了一套新的治疗方法、治疗理念后,如果。

  方闲说的是假如。

  这样的新方法、新理念能够应用于临床,那么应用在一个病人身上,即便不是自己去亲自临床的,会不会也让自己沾染到一定的贡献度?客观计算一定量的伤害量?

  其实按照原则上、理论上讲,这应该是算的。

  理论的提供者,就是会对理论出现后,一切相关的患者,都存在永无止境的好处。

  后续所有患者的愈合、得到更优解的治疗时,都应该一定程度上地感谢理论的提出者。

  当然,这样的猜测到底对不对,方闲目前还不能确定。

  只是说,可以先慢慢着手往这么一个方向上靠。

  方闲要开始动脑,去想其他的办法,主要是三个因素。

  一个是桂老教授在临终之前,做了一个又一个的试验,而这些试验,注定在他身死之后,仍然活着,一定程度活在了方闲的心里,以及他对人体解剖学的认知过程中。

  第二个则是自己的婶子王环,她在想方设法地压迫和压缩自己的工作时间,也就是挣取技能点的时间,那方闲除了上一个过墙梯外,肯定还要想其他的。更加长远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