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浅攻_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新的登莱巡抚上任,朱皇帝很快再一次召开了廷议。

  陶朗先的案子揭开了大明军队的遮羞布的一角之后,要求急进的声音小了很多,随着朝堂上的一众脑袋有些发热大臣们清醒下来,朱皇帝觉得该把未来几年对付后金的战略正式确定下来了。

  在廷议上,朱皇帝拿出一张大地图,配合地图列举了后金内部的各种情报。详细介绍了后金的政治体制、兵力以及大致布防情况、辽沈地区的经济现状和周边朝鲜和蒙古势力的情况。

  大明的文官们,成天说要把东虏一举荡平,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却是连人家详细的政治体制,以及经济现状,都是不大清楚的。在皇帝把后金的详细情况一一介绍了一遍之后,他们才隐约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介绍完当下的时局后,朱皇帝就提出了自己的浅攻战略。

  “辽河一线,辽南滨海至东江一线,近两千里地方,我军随处都可以发起进攻。集中兵力,专攻东虏边远小堡,以多打少,必定是胜多败少,可以积小胜为大胜。浅攻只需带上数日干粮,无需辎重,败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让东虏获得许多物资。我军一击即走,可使得东虏疲于奔命,空耗粮草却一无所获。如今辽沈粮价已超过一两一斗,要不了一两年,辽沈疲惫,东虏必将穷于应付反抗的义民。待我军练兵有成,辽中遍地都是义旗之时,便可将东虏一举荡平。”

  听完之后,兵部尚书王象乾马上就站出来表示赞同。看書喇

  “皇上圣明,此策深得前宋疲惫西夏之精髓,如此辽事可定。”

  这么打虽说耗费巨大,但非常的稳。大明现在不差钱,当然是稳一点好。何况皇帝列举的有关辽东的情报,也表明,单是浅攻就够后金喝一壶了。

  朱皇帝看了王象乾一眼,你丫拍马屁换个合适点的例子好不。北宋几度把西夏打得快亡国,然而就是灭不了人家。

  其余的大臣们,看着王象乾这个老家伙,都是一脸的鄙夷之色。

  皇帝这破战略根本就不新鲜好不,我大天朝专治一些点子比较硬的蛮夷的时候,都是这样打的。你一个兵部尚书能有点气节好不,拍马屁这么熟练,给大伙一点机会不行么?

  叶向高在考虑了一番后,也表示了赞同。

  “此策甚好,臣以为可行。”

  叶向高当然不可能和王象乾一样没风骨,作为首辅他总要显得稳重些。

  两位大佬发话了,其余的文官稍作思量之后,也觉得这个对策除了烧钱了点外,其他的都很好,纷纷表示了赞同,反正大明现在不差钱。

  除此之外,廷议上还讨论了另一个问题。

  辽东粮价飞涨,军费支出大涨,所以有官员认为,应该恢复广宁的军屯。

  朱皇帝直接把这智障提议否决了。

  野战打不过,在广宁前线种田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