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百三十五、秋归(一百零三)_一念桃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佑德十一年五月,太子裴昭薨,皇帝病入膏肓,令左仆射封良监国。封良亲拟万字檄文,痛陈裴渊弑君恶行,号召天下兵马群起攻之。

  消息一出,震惊四方。

  裴渊在天下人心目中威望甚高。这些年来,他踏踏实实经营河西,治下清明。虽然有传言说他有意争位,但他从不曾跨过黄河一步。纵是朝廷兵临城下,也据城不出。不少人都觉得,九殿下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志向只在于当个诸侯王。

  可谁曾想,他不动手则已,一旦起了心思,动的就是太子。

  一石千浪,战云密布,每个人都知道,这等动摇国本的大事,不会善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裴渊的回应。

  而他回应的方法亦是别致,直接在封良的檄文上用朱砂批注出封良挟持天子、软禁朝臣以及谋害弟子的真相,斥其谎话连篇,恬不知耻,后面则附上裴渊的檄文,号召天下兵马铲除奸佞,进京秦王。

  这篇檄文,被抄送至各道及各州府,当然还有封良本人。皇城司的人十分贴心地四处散布消息,将这檄文贴得到处都是。无数茶肆酒肆的说书人侃侃而谈,比封良的檄文精彩多了。宫闱秘闻谁都喜欢,一时间,街头巷尾市井闲人,嘴上的谈资都成了封良如何荒淫无度,如何挟持皇帝谋杀储君。

  众说纷纭,水越搅越浑。

  封良的檄文以朝廷名义发出,本是占据了正统,各处官府也只敢张贴他的。可是无奈,人们却觉得裴渊的回应更有意思,虽然官府收缴了大批,但越是禁止,人们越好奇。更多的檄文被藏了起来,暗中流传。

  民间的热议是一回事,但在各道行军总管们看来,又是另一回事。

  坐镇一方的大员们,没有人是傻子。事实如何,其实并不重要,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才是要紧的。

  若裴渊所言为真,封良为反贼,而他们应了反贼的号召与裴渊大开杀戒。他日若皇帝清醒了,一旦清算,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可若封良所言为真,裴渊确实犯下滔天大罪,而他们却以勤王之名助他夺位,无缘无故地背上了造反的名目,岂不冤枉?

  而更重要的一层,没有人会说出来,却人人都心知肚明。

  封良占据了朝廷不假,但裴渊手下的河西军可不是吃素的。各道若响应封良的号召,合力围剿裴渊,仗着人多势众,未必打不过他。但就算是赢了也必然是惨胜,两败俱伤。

  皇帝不能理政,太子薨了,这天下说不定就要陷入纷争之中。而在一个乱世里面,最值钱的就是兵马。总管们当下手中的兵马,就是将来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甚至谋得天下的本钱。

  权衡之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暂且按兵不动。

  可封良等不了。

  裴渊的檄文才发出来,第二日,他便率二十万兵马挥师东进。

  显然,他不想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