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6【治国便是治民】_梦回大明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岁,长得愈发像朱厚照小时候,并且性格也是如出一辙,活泼好动,时不时搞各种小动作。

  杨廷和也是太子的老师,生怕太子变成另一个正德。他不但严加约束太子,还死盯着太子身边的太监,免得今后又冒出刘瑾之辈。

  也因此,太子对杨廷和又敬又怕,而且害怕更多一些。

  相较而言,王渊这位老师就很亲切了。

  今天主讲《贞观政要》,这本书与《资治通鉴》,是明代太子教育的主要教材。不过嘛,历史上由于嘉靖和朝臣对魏征的评价不同,《贞观政要》遂被嘉靖皇帝给移除了——这事儿干得非常荒唐!

  席书的弟弟席春,被王渊推荐为太子侍读官,他领班朗诵《贞观政要·纳谏篇》便退下。

  第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李世民召黄门侍郎王珪宴饮,身边有庐江王的爱妾在伺候。

  李世民指着那美人说:“庐江王荒淫无道,杀了此女的丈夫将其占为己有。暴虐至极,又如何不灭亡呢?”

  王珪一番说辞,又引用《管子》典故,说郭国的灭亡,是国君喜欢好人而厌恶坏人。

  李世民不解,问道:“喜欢好人,厌恶坏人,这是明君啊。”

  王珪解释:“喜欢好人不能用,厌恶坏人不能弃,因此国灭。”

  这是暗讽李世民,明知庐江王杀夫夺妻不应该,自己却杀了庐江王夺其美妾。李世民醒悟过来,立即把这个美人送回亲族。

  “太子可听懂了?”王渊问。

  朱载堻说:“似乎懂了,是说明白道理之后,就要按照道理去做,不做就等于没明白。”

  王渊笑道:“殿下聪慧。“

  朱载堻说:“这段时间,我听闻许多言官奏事,父皇为何不惩处那些贪官呢?”

  王渊说道:“贪官是杀不完的,太祖之朝,贪几十两银子,就要剥皮实草。如此严酷,贪官照样不绝,当时读书人又少,太祖只能让犯事的贪官,戴着枷锁办公,甚至是戴着枷锁审问犯人。”

  “为何会如此?”朱载堻非常惊讶。

  王渊解释道:“因为官员俸禄太少,只能养活家人。如果再想大吃大喝,听曲游玩,甚至是蓄养奴仆、迎来送往,那么俸禄就大大不够,他们必须贪污才能有银子。陛下和太子,能没有宫女和太监伺候吗?”

  朱载堻想了想,摇头说:“不能。”

  王渊笑道:“官员也是人,也想享受。陛下和太子,平日里缺不得太监和宫女,那些官员也缺不得家仆和丫鬟。俸禄不够,就只能贪。”

  朱载堻说:“那岂不是满朝贪官?”

  王渊摇头:“清官也有。一种能够忍耐,过清贫苦日子;一种出身富家,有家中财产供养;一种如臣这般,自己派人经商致富。”

  朱载堻半懂不懂,问道:“哪种官更好?”

  “殿下,你是太子,你不能只分好坏,”王渊说得更直接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