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章 13.手术剧场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使听不懂“腹股沟”是个什么东西,也依然不影响观众们观看表演时的激动心情。

  “下面请出今天的病人,莫拉索·海里希·卡尔·弗朗茨伯爵~”

  伊格纳茨将所有人的视线引向了大门口,看着一辆推车把人推进门,自己走到角落穿戴上了手术围裙。这是一条非常具有历史气息的白色皮裙子,上面沾满了曾接受了他手术的病人的鲜血,从没清洗过。

  起因还是一个没什么根据的观点:残留血污越多,外科医生的医术越精湛。

  这话一听就很有道理,并且找不到什么雷点,很快就在广大民众的茶余饭后中传播开来。

  伊格纳茨对这种事儿很不以为然,总觉得是那些无能医生才会想出来的噱头。但因为实在找不到清洗围裙的理由,所以也不反对,留着也就留着了。

  对他而言,围裙只是一条围裙而已,但手上所执的手术刀却是手指的延伸,外科医生的灵魂:“今天我将使用RB锻刀名匠国正大师为我量身定制【5】的手术刀,来演示这场复杂的手术。”

  金色刀盒还带着木香,里面摆放的是他平时手术最常用的七种手术刀具和两把骨锯。

  伊格纳茨就像位优秀的讲解员,引导着所有人的视线:“莫拉索伯爵,也是我的老朋友,身患腹股沟疝,难以回纳疼痛难当,连行走都变得非常困难。”

  助手掀开了摆放在莫拉索身上的毛毯,完整暴露出了他右下腹的那个肿块,只在重要地方做了些遮挡。

  “腹股沟疝的原因是腹腔上破了个洞,腔内的肠管掉了进去。”伊格纳茨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在我还是医学院学生的时候,有幸见过库伯医生做了这种手术。他将黏连的肠管和腹壁分离开,然后再用丝线把洞缝合上,整个过程非常完美。”

  说完他抬头看向场上的观众:“诸位,我将重现这场手术。”

  十多年前兴起的麻醉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而那张胡闹一般的“乙醚专利”也成了一张废纸。

  刚开始的乙醚麻醉会用最简单的,捂鼻法,把一块棉布盖在金属三角立体支架上,然后套住鼻子。在保证空气流通的情况下,棉布里的几滴乙醚就能在片刻间让病人昏昏入睡。

  虽然方法简单,但不可确定因素非常多。

  在这样一个到处使用蜡烛和油灯的场馆里,暴露乙醚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在麻醉刚兴起的时候,“主刀术中昏迷”和“小型火灾”都成了手术并发症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为了解决这些麻烦,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实用的乙醚吸入装置。

  由玻璃器皿输送乙醚蒸汽,经皮质的鼻面罩进入病人体内,整个过程都保证了气密性。不仅避免了乙醚暴露,使用起来也更方便,只是对于吸入量的把握还有些欠缺。

  到底该使用多少乙醚,其实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