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2章 时间不急精服务_大明守村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接冲是五老峰的山脉,这边都是山,稍微东北一点是中条山,稷神山。

  凭咱队伍的本事,可以翻山越岭,却耽误时间,跟着河道,会路过紫金山。

  殿下,不若看地图吧!有地图的,现在乘车,这边总打仗和备战,黄河边的路平坦。”

  里长一边说着一边让人去取地图,大家坐在车上,越是战争的地方路越好。

  蓝田县到长安的路况就好,北平行省附近的路也好,南京更不用说,还有洛阳、开封。

  地图展开,朱棡熟练地用手指着路线,皱皱眉头:“还有那么远呢!近一千里,咱们一天走二百里行吧?”

  “行的殿下,其实机械已经送到地方了,一切都来得及。

  现在速度快一点,到地方之后,咱们还得四处看看,看地形地貌,以及百姓居住地的分布。

  之后针对具体的情况来安排,不然殿下何必叫着村子里的人跟你一起到此?”

  里长同意强行军,一天将近一百公里,那有河,有河就不怕,很多辎重通过水路运转。

  陆地上就是马和骡子拉车、驮人,带一点点东西,按照牲口的耐力,一天加起来走十个小时,一个小时十公里。

  主要在于跟来的牲口全是好的,挑了又挑、选了又选。

  如果不是要实地考察,当地的官员有书的,照着书里写的,看适合哪种模块,就直接拼一拼模块好了。

  人家晋王殿下不要那种,要准确定位,享受贵宾级的指导服务,细致化、精确化、科学化……

  那么赶路的时间要缩短,之后实地考察,再给出方案,这孩子也很苦的,弄到了这么个地方当蕃王。

  不是说太原府不好,而是资源利用率低,交通限制了,否则凭借煤炭就足够富裕。

  陆路交通太差,成本高,水路有季节性,不像长江。

  人家老四,旁边过去是渤海湾,走海路即可。

  “辛苦里长了,昨天晚上还忙着规划浮桥。”朱棡很不好意思地说道。

  早上起来的时候,里长给了朱樉一份浮桥的建设图,一份就是一摞,几十张图。

  四个人都知道,这是高人先画的,然后里长又照着画的,一晚上不用睡了。

  现在还要操心别的事情,自然辛苦,下丘村可以不来的,下丘村是太子村。

  “比起以前在地里刨食吃容易多了,挨过饿的人才懂得其他怕挨饿的人的心思,百姓们但凡有办法,都不会向老天爷低头。”

  里长摆摆手,别客气,老天爷不相信眼泪,咱就把老天爷打得掉眼泪,对,打哭它!

  “说得好,咱治下的百姓不低头!赶路!冲呀~~~”

  朱棡高兴了,队伍整理完毕,沿着黄河向上快速移动,等着到汾水,就转向,顺汾水前行。

  后面的船最后带了一网鱼,扔到岸上,让百姓自己取。

  于是百姓自己排成几条队,到鱼堆的地方取一条或两条鱼,抠着鱼鳃到旁边找长的草,或者柳枝,穿上带回家。

  没有人加塞,也无人多取,最多两条小一点的,大的一条就够了,渔网孔眼大,小的捞不上来。

  大明的百姓还是有良知的,在不涉及到生死的情况下,遵守人性的规则,守着底线。

  不会冲上来疯抢,更不会一个人拿很多,然后一副伱们敢碰我我就找衙役的傲慢。

  当然,真有人找衙役,这种人保证挨收拾,因为执法部门的人执法。

  大明初期不是执法人员不执法,百姓无视道德的时代,不是!

  木有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