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0章 边疆行动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月19日,中国海军攻击日军第三舰队的时候,十六师二旅长张孝准带部队驻扎内蒙,十六师师长徐树铮、一旅长李石头带着部队,到达了外蒙古库伦,这是他们第二次来此了。

  1908年下半年,国防军十八师进入甘肃、青海、宁夏,十二师远征万里,赶赴新疆,十六师北上蒙古。

  国防军司令部突然调集六万部队,旨在打击土匪、镇压割据军阀,震慑分裂势力,用民国总统林重的话讲,“对土匪和分裂势力,必须用大炮讲理、用刺刀教训!”

  近百年来,河州(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军人先后兴起,其武装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影响整个西北政治局面。

  这些为首的人物都姓马,又都是河州西乡人。极盛之时,有“三马”、“五马”、“十马”、“诸马”之名。

  总的可分为马占鳌、马千龄、马海宴三个集团,各个集团则都以他们的家族为主要骨干,并由其亲戚、同乡、同民族、同宗教的人士凝聚而成。

  马占鳌降清以后,编所部为镇南马步三营旗,为这个集团的武装势力奠定了基础。

  马千龄之子马福禄崛起于马占鳌之后,另树一帜。

  马海宴的儿子马麒,最后从马安良的精锐西军中分化出来,编为“宁海军”,另成一个集团,马麟有一个很有名的儿子,马步芳。

  马步芳残忍凶狠、荒淫横暴,人称“土皇帝”,他曾公开说:“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部属的妻女,自己家族的胞妹、侄女、兄嫂、弟媳,都难逃他的魔爪。

  这三个集团的共同特点是,有民族宗教的特殊关系和社会势力。凭借已经取得的军、政职位,利用所占地盘的人、财、物、力,发展了武装势力并长期统治这些地方,类似半割据状态。

  彼此千丝万缕、缠结坚牢,根深蒂固、本固难拔。

  民国政府成立后,三马依然保持着割据状态,维持着残暴的统治。

  1908年7月,十二师、十八师四万部队,一百辆战车,一千辆大卡车进入甘肃、青海、宁夏,对三马势力进行清剿。

  三马在地方作威作福久了,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硬抗,结果被国防军铁拳砸碎,秋风扫落叶一般凋零。

  几十年后,为害西北的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三人此时还很小,但均被连根拔起,那次狠辣的出击后,西北姓马的人减少了三分之一。

  鸦片战争后,清朝日衰。同治年间,新疆出现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在库车、和阗、喀什、吐鲁番等地先后出现数个割据政权。

  1876年秋,左宗棠率大军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与和阗。

  但此后,俄英两国为在新疆地区发展各自势力,争夺新疆,先后在新疆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