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张作霖加入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卖干的大一些,可是考察一番后,张作霖也看到了忠义军对民政的治理。

  人家根本就不是土匪了,已经变成了整个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部的官府!

  张作霖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不但能力不俗,性格也极为坚韧,他曾经以为林重与他和冯德麟差不多,这次看到忠义军全貌,他非常沮丧地看到,林重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和等级上。

  自己居然还处处和林重比,其实自己和刘老疤郝大炮等人比,都逊色很多,这个发现让张作霖内心苦笑,志气消沉。

  如果载洵离开东北,他是不可能跟着入关的,他的根在东北,人离乡贱,那么眼下只有一条路,既然不可能是忠义军的对手,就只能……加入他们了。

  张作霖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但事实摆在这,难道等以后忠义军占领了整个东北,他再加入吗?趁着现在林重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既然自己已经看到了未来,还等什么?

  本来,张作霖的打算是,在忠义军这里休整一下,出去拉人马继续和老毛子干,但考察回来后,张作霖找到林重,诚恳道,“司令,给我安排个职务吧,我不能总是光吃饭不干活啊。”

  林重明白张作霖的意思了,想了想道,“雨亭兄,先在参谋部蔡松坡那里任副参谋长吧。”张作霖欣然答应。

  林重下部队一个月,所到之处,除了检查部队训练备战情况,就是和基层军官们聊天,聊之前部队的历次战斗,总结经验教训,启发大家思考。

  自我完善,打一仗学一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毛太祖他老人家就是这么做的。

  毛太祖没有上过军校,但军事极具天分,不能拿普通人和天才比,但普通人之间可以比一比的,比如上次下部队,林重就看到了留日军校生,与忠义军军官练兵的差别。

  忠义军练兵早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程序,又因为一次次胜利,让所有人对这套程序充满了信心,但林重发现,张孝准、李烈钧等人练兵,除了必须执行的忠义军练兵的程序外,还非常强调士兵的意志力。

  他们不断强调精神意志的作用,很有点日军的那种风格,林重也不阻挠,还很鼓励。

  与那一批十二个来人聊天过程中,林重发现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确实都有不凡之处。

  比如蒋百里,后世都说蒋百里是军事家,军事教育家,所著《军事常识》是中国近代军事理论的开山之作,《国防论》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

  蒋百里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书中对农业国和工业国的评断简直一针见血。

  蒋百里代替陈天华担任军校教育长,他自己也给学生上课,林重听了几节课,坦白说,像蒋百里这种人,如果按照后世大学来比,就应该毕业留校当老师。

  此时的蒋百里还很年轻,还没有著作,但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课讲的妙趣横生,简直就是天生的教师,来轮训的军官都喜欢听他讲课。

  林重想,老兄,你就干军校吧,给所有的忠义军军官都补上军事理论这一部分。

  如果说蒋百里是天生的军事教育家,蔡松坡就是天生的参谋长,徐锡麟曾经担任过参谋长,而且当的也很不错,但他需要林重告诉他怎么去做,才能做的好,毕竟他没打过仗,也没念过军校。

  但蔡锷,你告诉他担任参谋长,不需要多费一句话,他就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而且,干的比林重预料的要好。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