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章 归化城_伐清17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下稳固了东方还不够,咱们还得将蒙古诸部彻底整合起来.......”

  北方的陆地战略,其中虽然以清廷为发端,继而波及到朝鲜,可是始终都绕不过蒙古诸部,特别是在将来同俄人竞争之时,蒙古的支持也将变得尤为重要。

  在复汉军北伐成功之后,原本一直处于观望状态的蒙古诸部,也给宁渝宁大皇帝派遣了使臣,意思也很简单,他们过去虽然听大清的,那是因为大清足够强,可是眼下清廷被赶走了,那么他们将会听从宁楚的命令。

  当然,这些话多多少少都是带着试探的意思,对于那些表面憨厚实际狡猾的蒙古人来说,想要就此臣服并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准格尔蒙古当下依然很强势,他们对于其余蒙古诸部的垂涎,并不在宁楚之下。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宁渝并没有对蒙古采取太过于强硬的态度,那样只会把蒙古诸部推到准格尔身边去,对自身是决计不利的,因此蒙古问题一直被拖延了下来。

  宁楚明面上虽然没有什么动作,可是背地里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特别是对于目前的漠南蒙古各部的拉拢,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像察哈尔八旗已经明确表示要向宁楚靠拢,他们过去虽然跟清廷关系最为亲厚,可是眼下也是抛弃清廷最快的蒙古部落。

  原因很简单,自从清廷入关之后,对于漠南蒙古的控制则一日比一日严厉,像八旗察哈尔、科布多、乌梁海等漠南蒙古,都已经不再设世袭札萨克,而是直接任命官员治理蒙古各旗,对其掌控力度十分深远。

  在这种掌控力度之下,漠南蒙古自身的力量被限制得十分厉害,他们以副都统、散秩大臣或总管等为旗长,隶属于将军、都统、驻札大臣或行省,亦归理藩院旗籍清吏司、典属清吏司监管,可以说绑在身上的锁链绝不仅仅只是一条两条。

  如今随着复汉军北伐胜利,漠南蒙古诸部自然也有了一些别的心思,可是他们当中的精锐都已经被抽调到了北伐战场上,还打了许多败仗,以至于眼下的内属蒙古,已经沦落到了虚弱不堪的地步,就算想要起兵反抗,也没办法对宁楚造成太大的影响。

  崔万采很显然对蒙古目前的事物十分熟悉,语气中带着些许担忧,“陛下,漠南蒙古已然不能形成大患,可是漠北喀尔喀三部,却是让人始终有些难以放心.......”

  喀尔喀三部,便是指喀尔喀蒙古的三大汗部,分别是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他们很早就跟八旗建立了联系,甚至在天聪九年的时候,就曾经向当时的皇太极致书修好,到了崇德三年的时候,甚至还专门向后金遣使纳贡,上贡白驼一,白马八,又谓之九白之贡。

  自从九白之贡建立之后,就代表喀尔喀三部开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