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四章 宗室之议_伐清17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不会影响到生活。

  当然了,如果像清廷这几个皇帝一样,动辄给自己修园子,那肯定是不够用的,只是对于宁渝而言,修园子并没有多大意思,只有开拓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

  “爱卿心里担忧,朕也知道,可是朕以为我大楚筚路蓝缕,如今方有这番局面,只要百姓的日子能过的好一些,前线的将士能吃饱穿暖,朕和后廷苦一苦,也不是什么大事。”

  宁渝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随后轻声道:“只是朕以为,内廷也不能空守着国库的银子,这一百万两也不能坐吃山空,相关的营生也得做起来,外廷可不许干涉,当然他们也不会有什么皇商的名头,想赚钱就得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好好赚。”

  听到宁渝的这一番保证后,崔万采确实想了起来,年前的时候女儿确实从崔家调派了一批精干子弟,想必就是去做这营生去了,当下不由得一叹,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眼见得众人对此都没有意见了,宁渝顺着这个思路,开始继续沟通宗室的问题,很明显,宁家是一个还算比较大的家族,如今除了宁忠源这个太上皇以外,像其他宁忠景、宁忠义、宁忠信、宁忠海等人,也少不了一个王爵,如何针对这批王进行管理是一件比较大的事情。

  原因也很简单,这几个王的年纪都不大,像最小的宁忠权才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而且现在也在地方上当知府,先不说他干得怎么样,如果按照明制,这位立马就得退休了.....在宁渝看来,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和不智。

  在宁渝看来,大明虽然出了靖难之变这样的事情,但是后面未免有些过于防范了,实际上像朱棣这种造反模式,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其他人想要模仿简直就是在找死,也根本谈不上成功,后期将宗室当猪养更是奠定了朱氏的失败——自我弱化绝不可取。

  可是在这个问题上,大臣们又一次跟宁渝闹拧了,李绂这个时候站出来了,他低声道:“皇上,前明宗室之举虽有不妥,可是严控宗室也是必要之举,若是过于放纵,恐怕隐患藏在将来。”

  说起来,对于文官而言,第一敌人是参政的宦官集团,因为他们是天子的意志体现,消灭宦官集团是坚决有必要的,而第二敌人就是宗室力量了,因为他们是皇权的后备力量,也是能够对文官集团产生威胁的存在,因此自然下意识里会希望限制住宗室。

  可是对于这一点,宁渝自然不会再选择妥协,他放弃了宦官制度,自然需要给文官集团再找个制衡的筹码,宗室便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不过针对这一块,宁渝也没有彻底放纵宗室的打算,心里已经有了盘算。

  “宗室之祸,有七王之乱,有八王之乱,也有玄武之变和靖难之战,严格来说,其宗室制度都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